寫點跟這個blog不同風格的東西, 也寫點跟PChome無關的東西. 這個爛石頭能不能被攻錯, 就不是我能臆測的了.
因為CC提到了Cass Sunstein, 也提到了他的著作Republic.com, 我用今天的零碎時間快速讀完這本書, 也有一些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
Sunstein的主要論點是, 由於客製/個人化(individualization), 自動的幫助每個網路上的人過濾資訊, 會造成每種個人的特殊族群(例如最顯然的: 性向)或意見(例如宗教或政治或更多)因為被過濾掉反向意見, 反相資訊而形成偏執, 激化, 拒絕溝通, 卻依舊沈溺在假象的「多元」之下. 這樣的結果容易形成族群對立, 造成民主國家的多元價值被篩選式的資訊「馴養」成失去彼此說服, 溝通, 辯證, 和改錯的機會.
我先說個不同的東西.
某次偶然在開車時聽到一個理論: 「他傻瓜你聰明」理論, 雖然我並不知道這是哪位大師提出的看法, 但是卻相當有趣. 這個理論的內容是, 每個人都認為別人會被某些事件影響, 但是因為自己聰明且瞭解真相, 所以自己是睿智的, 而別人是愚笨的, 但是有趣的是, 每個人都自認自己不會被影響, 所以某些事件通常影響力其實沒有大到大家認為的那樣. (這位主持人引用的範例是關於2004年總統大選的兩顆子彈)
這個理論有令人驚嚇的部分, 我自己反思後發現自己也是如此, 也曾不知不覺陷入過「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憤心情中. 當然也有令人憤慨的地方, 那就不是這篇該說的事情了…
提這個例子主要是要說, 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有篩選資訊的能力, 也主觀的認為自己不會也不該會「被」篩選過的資訊所填鴨.
但是有趣的一點是, 小眾觀點製造了小眾族群, 而若是不為社會所見容的族群, 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自於PTT(應該是台灣最大的BBS吧), PTT的恨版(Hate)總是會在情人節/聖誕節等等屬於情人的節日發動被稱為「去死去死團」的活動, 由於BBS的推波助瀾, 「脫團」成為有男/女朋友的代稱, 而「入團」則相反. 這些「團員」們除了在網路上嬉笑怒罵開玩笑之外, 最多就是在情人節時穿上去死去死團T恤一起上西門町玩快閃活動.
去死團內含了較為激進的份子, 會在網路上, 甚至在現實中對情侶破口大罵或是出口譏諷; 當然絕大多數是溫和且具備幽默感, 能在群體自嘲中獲得一些認同感. 但是相對於政治活動, 為什麼不會有去死團的群體做出破壞社會秩序之類的活動呢?
因為在這些被極化/特化的小眾團體, 依然被更大的群體所稀釋.
回到主題, 被篩選的資訊是否真的造成民主社會的更多不穩定因素呢?
民主社會最大的價值還是在於: 人有選擇的自由, 不只是選擇自己要/不要哪些資訊, 也可以選擇自己是否成為被極化的小眾, 是否成為小眾中更背極化的一員. 在這種眾人皆聰明的狀況下, 當大家都擔心著「別人」被篩選過的資訊迷惑時, 自己卻也扮演著不被迷惑, 多元吸收的角色.
所以若擔心失去多元價值, 並不是揚棄資訊篩選, 而是除了在消極篩選(過濾不要的)和積極篩選(選取想要的)之外, 保持一個能被放入各種價值的「籃子」, 讓每個人可以看到籃子中的水果, 卻可以自由選擇要拿起那個水果來吃.
其次, Sunstein所建議的, 國家應該以政府力量介入並引導各個資訊發生源做到平衡資訊的責任, 例如一個反法輪功的網站必須要同時提供支持法輪功網站的連結, 一份對某單位具有負面意義的報導必須同時給予被攻擊對象提出辯論的機會.
Web 2.0前的時代, 我們懂得資訊的發送有push/poll兩種, 正好可以把這兩種發送方法用於「看到水果」的權力維護上, 讓個人主動尋找的資訊森羅萬象包含各種面向的意見, 並且幫助個人在消極與積極兩個方面做到篩選的功能.
而Web 2.0能帶給我們什麼? Web 2.0一直是個空泛的名詞, 但是在大多被賦予的定義上都脫不開共享, 互動兩個大方向, 這正好是給予所有的資訊有了被評論的機會, 被串連的機會, 以及被辯證的機會. 這些特性也就賦予了Web 2.0的平衡能力, 正好可以有效的做到Sunstein所建議的部分.
媒體的社會責任是否得到聲張, 就端看媒體/媒體人能不能以這樣的目標自詡並自制.
於是, 我們該做的, 其實不是控制籃子中的水果, 也不是控制水果一定要放入多少種, 而是應該盡其所能的把「各種水果都放進籃子」中, 以及「公開批評/讚賞水果」的自由, 和「觀看/挑選水果」的權力. 訊息的廣度和深度可以各自發揮各自的作用, 小眾極化所造成的負面因子才能夠降到最低點.
因為, 我們都不是笨蛋, 也不該認為別人是笨蛋, 是吧!
或許以後我們不是說「Show me what I want!」, 而是說「Show me everything and let me pick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