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 COURSE / 當我們同在一起

以小田和正為中心的樂團「OFF COURSE」,首度正式在台灣發行。經典作品全部收錄,包括「YES-YES-YES」、「再見」、「無法言喻」、「愛不要停止」…等共30首令人回味再三的珠玉名曲。小田和正獨一無二的歌聲魅力,將再度喚起歌迷對於「OFF COURSE」的記憶。認識最原始的小田和正,當然就是OFF COURSE。

以小田和正為中心的OFF COURSE,是活躍於1970代至80’年代的日本代表的經典樂團。以輕柔的旋律搭配意義深遠的纖細歌詞,再加上主唱小田和正清澈的歌聲與合音,深受廣大歌迷的喜愛。從1969年出道至1989年解散的20年間,OFF COURSE堪稱帶領起J-POP風潮與文化的創始人!

融合民謠、搖滾、以及美式成人抒情搖滾等各式音樂要素構成OFF COURSE獨特的風格,流露出潤澤心靈般的堅強意志,帶給聽眾無限溫柔的感受的高純度音樂。早期的OFF COURSE以甜美的旋律加上溫暖人心的演奏,有如卡本特兄妹(CARPENTERS)般的風格,代表曲例如「秋天感覺」「夏天的盡頭」等等。中後期則是加進有如老鷹合唱團(THE EAGLES)的抒情搖滾元素。多數名曲也大多是這個時期所誕生的,例如「再見」、「愛不要停止」、「Yes-No」、「I LOVE YOU」、「YES-YES-YES」等等,不僅所有發表的專輯皆登上排行榜冠軍,更締造了在日本武道館連續舉辦10天演唱會的光輝紀錄。這股熱潮不僅只有在日本,還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當時有不少港台知名歌手紛紛爭相翻唱,包括黃鶯鶯、齊秦..等。

1989年,OFF COURSE解散!小田和正憑藉著OFF COURSE的人氣基礎,被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啟用為演唱同名主題曲,同時隨著連續劇熱播,讓全亞洲都籠罩在一片小田和正的熱潮中!自此OFF COURSE的音樂改頭換面以另一種型態繼續陪伴樂迷至今~

這是一張讓人有著無盡懷念和感動的專輯.

在我剛開始學習日文, 學著唱日文歌曲時, 小田和正的歌陪著我無數夜晚的, 在那個資訊匱乏, 尤其日本流行樂尚未正式登陸台灣時, 我僅能用貪婪的方式到處吸取關於這個歌手的一切, 直到偶然跟學長拷貝到不知從何而來的OFF COURSE, 才算解除了一些.

「ラブスト-リ-は突然に」伴隨著當紅的東京愛情故事飄然的進入每個家庭的電視機, 也開始了我聆聽小田和正/OFF COURSE的歷史.

如CD封面陳昇所說, 老朋友了, 真是老朋友了. 一邊躺在車上, 伴隨著河濱公園的煙火, 彷彿回到舊日時光, 腦中的浮影像霓虹燈般閃著閃著, 似乎在告訴我別忘記那個年代的自己.

鹹魚的滋味


他說,他的心裡肯定住著魚的夢。
他把自己想像成了沒有泊處,不肯停留的海豚,是快樂的;
但,因為沒有家,偶爾也是悲傷的。
他說,每一段簡單的愛戀,
都應該有一重生死不渝、堅硬如鐵的牽繫吧!
「我愛你」這句話,一輩子說一次也就夠了。他想。
會寫好聽的歌的陳昇,也會寫好看的小說。
繼《9999滴眼淚》《獵人》之後,陳昇再度展現創作才華,
推出年度鉅作《鹹魚的滋味》。
在這13篇充滿「氣味」的有料原汁小說中,
溫焙著五味雜陳的歌手人生,
以及懷春少男的偷窺情事、Pub裡的樂團生態滄桑,
也有著對現實與理想兩難的迷失與悵惘、對愛與不愛的憂鬱與迷亂。
如果你聽陳昇、喜歡陳昇,就一定要看陳昇、讀陳昇。
看他把壓在心中的感覺說得那麼活絡,
把一些美妙的想法和來不及實現的夢,說得那麼純粹。
在這些懾人靈魂的文字中,
你品嘗到的,絕對是百分百的生命原味。

我聽陳昇的歌, 也看陳昇的書.

陳昇的書總是給人一種炙熱夏天中, 無奈的人事物, 悲中帶喜的情緒, 從以往的9999滴眼淚, 到這本鹹魚的故事都是, 他用文字敘述著各個階層的人, 用情境描寫人生的酸楚, 雖然總是不盡如人意, 但卻總是笑中帶淚.

如同他的歌一般, 愛情總不是人生的唯一選項, 卻是人生的重要指標. 在短短13篇的小說中, 把人生的愁苦和面對抉擇的兩難寫的這麼乾淨清晰, 多麼誠實又隱喻著的文字, 如書背的介紹所說, 把壓在心中的感覺說得那麼活絡.

這本書早在1998年剛出版時我就購買且看完了, 若不是在Ellen的書櫃上看見, 還真不記得我從未對這本書發表過什麼感想, 這種原汁原味的生命之歌, 和主流文化脫節卻遠比浮濫文字更切合人生的作品, 總是叫我有著無限的感觸.

新購專輯: GNR Greatest Hits & ELT CommonPlace

很久沒買新CD了….

原本和Ellen逛士林時順道進去唱片行想看看Penny的新專輯如何, 結果Ellen沒買, 反倒是我敗了兩張.


  有些團風光排行,有些團不按牌理出牌,有些團屌到不行,有些團嗑藥酗酒問題叢生,有些團隨時都有解散的可能,這些特質Guns N’ Roses都有,但是,有一項特質不是每支團都有,那就是改變搖滾樂面貌的力量,站在重金屬搖滾肆虐全球的交叉口,Guns N’ Roses將狂暴喧鬧的龐克精神,輔以一些藍調、民謠的佐料,灌注在勁爆生猛的搖滾旋律上,出道之初就被全美傳媒冠上’新世代的齊柏林樂團’的封號,他們的快歌令人血脈賁張,他們的芭樂歌照樣令人感動萬千,舉凡所有關於搖滾樂的火力、熱力、爆炸力、原創性、致命性、邊緣性、爭議性,Guns N’ Roses樣樣具備,所發表的五張專輯、一張EP跟一張現場演唱專輯,張張都是’滾石雜誌’4星級或5星級的滿分評鑑,更是名列Q、Spin等各大雜誌 80/90年代重量級作品名單,這群壞胚子玩起搖滾樂絕不裝模作樣,只想為樂迷找回聽搖滾樂時那種超過癮的感覺!!

第一張是GNR的Greatest Hits, 雖然GNR的專輯我幾乎都有, 但是被借走的, 搞丟的, 不知道消失在那個異次元的, 總之四散各地, 以往我看到GNR的新專輯幾乎是不會猶豫一定下手, 這次卻因為價格而猶豫了一下, 果然方便的網路徹底改變我對音樂的價值觀, 真是對不起當年超迷的GNR.

█「Every Little Thing小事樂團」2004年全新專輯「commonplace小事界」收錄「根本的愛」、「 明天 再見」、「愛情的天氣」三首暢銷單曲。
█初回限定版與普通版同時上市!初回限定版CD+DVD二片裝,DVD收錄拍攝本專輯封面照時的幕後花絮,以及去年聖誕演唱會的實況畫面。初回限定版並採用精美寫真書特殊包裝。
█專輯名稱「commonplace小事界」代表著”普通的場所 平凡的地方” 引伸出本專輯想要傳達的”隨處可見的風景裡 都有小事的歌曲”的涵義。
█本專輯自日本出版首日起,已蟬連多日ORICON單日專輯榜冠軍!

第二張是Every Little Thing(小事樂團)的新專輯CommonPlace. 從我開始注意到小事樂團這個團體, 就一直在注意他們的發展, 主唱持田香織的甜美聲音和鍵盤手五十嵐充充滿著生活絮語的詞曲, 讓我在他們的音樂中感受到聽覺上的舒服和心靈上的放鬆, 是我一直以來很推薦的團體.

相隔許久重溫購買唱片的興奮感.

薔薇樹‧枇杷樹‧檸檬樹


無法停止想要戀愛的心情。
日常裡,一直不變的,生活的片斷風景,像涼風一樣,像海浪一樣,用一種瑣碎而單純的甜,柔軟地把你的全部包圍、淹沒,滲浸透心裡遠遠的,遠遠的地方。
  然後隱隱感到有什麼一種接近暖暖的質地在慢慢地甦展。從那在每個人心裡永遠存在的,只屬於自己的小小的孤獨和寂寞中。
  寂寞在吐絲,孤獨在發芽,戀愛的能量種子不經意地拋撒,悄然甦長,無從阻止,也無法阻止。
  這篇小說是從日常生活裡切割出來的一塊風景。
  故事的主角是九個女人:花店老闆、雜誌編輯、模特兒、家庭主婦、上班粉領族。她們各自戀愛、結婚、離婚、外遇、懷孕或無法懷孕,從生活的咀嚼中吐出私密的絲芽,交織成一張綿密的網,構成了任誰都無法阻止的故事。
  作者江國香織在日本與吉本芭娜娜齊名,以其一種屬於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直覺,細緻溫柔地敘說書中人物各自的孤獨、自由、熱情和嘆息,為小說帶來像拂面春風般清涼又綿密的一種新的感受。
  這是一篇在日常生活領域裡輕柔展開的纖銳戀愛小說。

戀愛的能量種子不經意地拋撒, 悄然甦長……

這是我第一次看江國香織的書, 事實上對於這樣的作家我原本是不會有強烈興趣的, 但因為Ellen有不少她的書, 隨手翻閱卻沈迷進去.

起初我驚訝於她描寫生活的細膩感, 不斷的用文中夾述去把每一個生活細節仔細描述, 這雖然造成閱讀上節奏的緩慢, 但是這搞不好正也是作者希望讀者用的節奏. 文中用了九個不同的女人去描繪出不同世代不同生活背景的世界, 反而將男人的描述縮小在外遇的男子和居家的男子兩種類型, 雖然不全面但畢竟不是她寫作的重點.

和大多數愛情小說所著墨的戀人絮語不同, 她所看見的是關於戀愛的能量, 戀愛的精力, 用完全失去戀愛能量的惠美子和戀愛能量充沛但帶刺的櫻子作為兩個極端, 中間夾雜著柔軟外遇的陶子, 不知如何對待丈夫的麗子, 還有渴望愛情卻被一次情傷澆熄的草子, 看似糾葛的關係中有著平凡的巧妙, 不過於浮淺的關係網絡讓零散的故事結構有了更強烈的支持.

正如新井一二三的推薦序所說, 這部小說介紹了一種彷彿存在於雜誌彩頁的生活, 圍繞在物質無虞的世代中, 在高度生活品味雰圍中的事業與愛情, 徘徊在十字路口般的徬徨.

這部作品雖然名為「薔薇樹‧枇杷樹‧檸檬樹」, 但是其實文中只點出了道子的薔薇花園和衿心目中, 有著枇杷樹庭園的理想生活, 序文也提到認為作品中並沒有詳細描述出檸檬樹, 但我心中卻認為作者或許是刻意把檸檬樹的愛情保留給讀者, 留下一塊去給讀者填入屬於自己的愛戀故事.

而這本書的譯者在網路上受到一些批評, 想必是部分讀者無法在夾述的文字中得到屬於自己的閱讀節奏, 因而怪罪譯者照章直譯的突兀, 但我確認為這就是江國香織想要展現的文字力量, 帶領讀者在這種看似嘮叨的細節中去體會這種生活中的愛情, 彷彿用相框直接框出一塊生活剪影般, 把愛情的能量注入其中.

因為這本書, 我開始對江國香織這位新銳作家有興趣了.

Back To FreeBSD

趁著這次辦公室翻修, 把公司的win32機器帶回家, 以後就只用X31當win32環境的工作機.

把Mozo F7換到FreeBSD機器上, 看著1280×1024的高解析度真是開心, 所以又燃起了要好好整理的念頭, 原本僅打算make world到4.10-RELEASE, 但是看著亂成一團的Ports Tree跟pkg register, 實在沒有力氣慢慢做, 所以還是花了兩天時間重裝好4.10-RELEASE, 丟下去讓機器自己把X做起來.

令人高興的是, 4.10-RELEASE能夠辨認我的Sun Type6 USB KB, 一些function key都能發揮作用了, 而且evolution的中文支援與charset設定變得更聰明, 掛回所有熟悉的設定檔, 開了aterm上vim寫程式, 所有的感覺都回來了. 唯一的小遺憾是我怎麼弄都沒辦法弄好nvidia的native driver, 最近沒空研究, 也就罷了.

用FreeBSD真的是一件太愉快的事情了. 附上screen shot一張.

人生的抉擇

昨天下午收到一個訊息, Ray要離開.

Ray是我的合夥人, 我們一年多以前一起離開前一家公司出來創業, 事實上我們創業的起源並不是因為有創業的衝動, 而是有一個足夠大的專案誘使我們有自己開公司的念頭, 於是就這樣跌跌撞撞的走了一年多.

一直以來我深信我所創造的Rmail是一個優秀且具備競爭力的產品, 但我們在沒有資金挹注, 又沒有專業的銷售人員幫助之下, 一直無法順利的將這一個適合做大專案, 大型架構的產品好好的發揮. 於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力氣去做了一些小型的專案, 以謀得公司和個人生活所需.

我想, 這些把意志力都消磨去了吧!

在公司沒有負債的狀況下, 我原以為雖然不順利但也不至於太糟糕, 至多是生活簡潔一些, 至少活的自由愉快, 但我忽略了或許他的人生還有其他更重要的milestone要達成, 不允許自己把時間和精力虛擲在不知道願景跟將來的公司.

我不想認輸, 也不會認輸, 因為我壓根認為自己沒有輸, 這一年多來我不能說全力以赴, 但卻也盡了本分, 甘之如飴的用少量的薪資過簡單的生活, 這是我創業至今的一大挫敗, 我很遺憾, 他沒辦法在我們身上, 或我的產品身上, 看到我所看到的夢想. 也只能祝福他未來一切順利, 能有好的發展.

只是, 對我來說, 這不是停損點, 而是需要堅持下去的半九十. 依然謝謝他這一年多來的照顧跟包容, 沒有他在其他地方的支持, 我不能安穩的度過這改變的一年, 不能心無旁騖的專注在技術上.

格調

從前很在乎自己的格調.

格調這種東西說來模糊做來也是人人不同, 但是自己堅持的格調就是與眾不同, 旁人一窩蜂追尋的我就偏不, 舉凡咖啡文化, 舉凡誠品現象, 舉凡email轉寄等等, 都是被我視為沒水準的低級行為.

男人活著蠻辛苦的, 一方面要有社會要求的穩重, 也要肩負著許多傳統所賦予的責任, 一面盲目追求這些所謂格調的同時, 也因著自己天生的叛逆性格總反其道而行, 不知不覺也模糊了自己的性格.

這半年來不停的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自在之餘, 學著讓自己放輕鬆, 不要把太多的限制加諸在自己身上, 也學著接受並嘗試許多自己以往嗤之以鼻的事物, 廣泛的理解所有不同於自己習慣的框架之外, 反正能更透徹更沒有壓力的看清楚自己跟這個世界, 而不再把我行我素離群卓立這樣的辛苦當成自己的負擔.

現在的我, 會看台灣龍捲風, 會上網逛逛拍賣, 會跟個小孩子一樣蹲在轉蛋機前期待能轉到我喜歡的真蓋特號, 會在車上裝個滿街都有的微笑天線球, 會使壞的到處亂停車, 會嘗試從不敢搭配的衣著, 會學周星星的狂笑, 會一邊擺著誇張的表情一邊笑罵著「媽你個挫冰」, 會….etc.

這就是我的格調!

Blog的性質

今天看了一下自己gmail的帳號, 看到一些dekuo轉給我的東西.

花了一點時間瀏覽了一下dekuo的blog, 發現他的Blog是相當科技人的, 轉了不少新科技的新聞, 也寫了很多科技新知或是自己的感想.

我的blog觀眾並不多, 卻也有人告訴我, 這個blog不大像我, 很少技術的東西, 比較多生活跟雜感. 事實上我已經漸漸的不把自己正在研究或進行的專案放上bbs或blog去了, 那對我來說太過於矯飾: 我不需要藉由這些發表去表現自己是個科技人, 也不需要太過直接的表現我對產業的看法.

雖然如此, 但我仍然喜歡看這類的blog, 懶惰的我可以比較快速的得到一些新知, 而不用像以往一般的把腦子中常看的網址全部都仔細的瞧過一遍. 從前轉news group, 看特定某些網站, 固定閱讀的習慣慢慢轉變成從特定的RSS feeds取得資訊, 依賴別人整理的新聞.

我想, 這裡還是提供給自己寫寫生活雜感, 做一些人文性質的發表, 比較切合我的性格吧.

我的上海印象

回來第三天了, 也該是對上海這個城市做個總結的時候. 主要的方式還是把上海跟我所居住的台北做些比較, 也許我對上海還不算相當熟悉, 但是至少是我那兒生活兩週後的綜合感想.

上海這個城市, 在硬體設施方面是超越台北的. 其中最大的因素, 我想是因為上海遠比台北市的區域還廣大, 加上交通上私家車數量少, 除了在市中心外馬路並不擁擠, 所以各項重要的交通建設都容易的多. 加上由於外資爭相投入, 因此高樓林立, 都市規劃有空間可以設計, 且極權國家容易徵收建設用地, 所以在交通上, 設施上, 都比台北來的先進.

但, 居民素質面卻相對低落. 我從第一天到上海就發現, 上海市民並沒有守法概念, 上捷運並不排隊, 且完全不顧下車者的路線拼命往上擠壓; 馬路上的紅綠燈僅供參考, 不論是車輛或是行人, 都在車陣或人群中鑽動, 造成原本就糟糕的市中心交通更為混亂; 禁煙的樓房大廳也有人當眾抽煙; 隨地丟垃圾吐痰的行為也是到處可見….etc, 在高速度發展的硬體之外, 人民的水準和文化並沒有相對的提升, 這是相當悲哀的狀況.

消費面來說, 由於人民的GMP差距問題, 上海基本生活所需的食衣住行都遠比台北便宜, 捷運票價約是台北的1/3~1/2; 食物的價格則波動更大, 便宜到1/4的都有; 租屋方面則約1/2左右, 但僅討論較為新穎高級的住宅; 衣著或日常用品面, 價格也是1/2~1/3. 因此若領台灣的薪水在當地生活, 可以過得相當舒服.

城市整體給人的感覺則是與任何大城市相同, 都是先進與落後的強烈對比, 在熱鬧的商城街有趴在地上乞討的遊民; 幽雅的風景區有拾荒老人不停翻動著垃圾桶; 熙來攘往的馬路邊有拖著人力車的農民們. 但上海尤其讓人感到不協調的是, 在同為上海市的區域內, 有南京路新世界一帶的繁榮, 一踏出該區域馬上就能感受到外圍的落後, 這種落差正好表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的龐大貧富差距.

但有一點遠比台北要強的太多的是, 政府方面對高科技產業的優待和建設, 比台北要強的太多了. 光是翻閱地圖和搭捷運時, 常常見到一整個針對某特殊產業的園區, 除了我所工作的張江高科技園區, 還有紡織園區, 化工園區等等. 雖然也是因地域條件所形成的優勢, 但上海市的獎勵和規劃值得稱讚.

畢竟, 我是個台北人, 在台北有著家人朋友, 所以對我來說, 台北雖然有些地方遠不如上海, 但我依然會選擇居住在台北. 台北市個好地方啊.

上海旅程 – Day 15

今天回到台灣了.

來的時候是Tony接機, 李總接風, 走的時候, 李總有急事飛北京, 而Tony….被fire了. 所以只好自己退房自己想辦法到機場. 今天上海的天氣跟我來的當天如出一轍, 一樣是陰陰的, 真是「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來時Tony就建議我回去時可以搭看看上海的磁浮列車, 所以我一早九點起床, 洗了在上海的最後一個澡, 把東西打包收拾好, 出發「打D」到磁浮列車的龍陽路站.

一進去大廳, 感覺和地鐵接近, 畢竟那兒是和地鐵共構的的交會站. 到了買票亭嚇了一跳, 竟然也有頭等艙跟一般艙的分別, 想想頭等艙太貴了, 所以買一般艙的單程票, 票價50 RMB.

磁浮列車

磁浮月台

上車後發現行進方向和座椅相反, 有點擔心, 但實際開動時感覺倒不差, 時速可以高達430km/hr, 連窗戶玻璃都使用特殊的「減速玻璃」, 以免乘客看不清楚外頭的景色. 列車的行進路線是沿著上海市外圍行進, 從龍陽路站到浦東機場僅需7分鐘, 會車時相對速度更是高達860km/hr, 果然是如同貼地飛行般的快感. 一路上從上海市區, 繞到郊區, 看遍了上海的繁榮與落後, 極為有趣.

到了浦東機場, 也是正常的托運行李, 正常的登機, 正常的到香港機場, 正常的無聊兩小時等轉機.

機外的雲層

就這樣結束了我的上海之旅, 台北還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