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Press備份與還原

正常WordPress備份只需要做兩樣東西, 一樣是DocumentRoot的備份, 一樣是MySQL DB的備份.

備份完的東西, 轉移到新的Server上時, 必須確認兩邊環境相近, 例如必須的PHP, httpd, 以及MySQL. 還原時只需要把DocumentRoot整個解開, chown成httpd的user, 再把資料庫dump出來的sql檔案倒回, 設定好 ~/wp-include/config.php就差不多了.

當然一些必要的php modules也是得要具備, 例如防SPAM的圖形文字(Captcha)會需要php_gd.

最後只要把domain指到新的ip就好, domain/ip指向則是申請者的工作.

如果有需要在界面上管理檔案, 例如更換一些banner, 修改一些文字內容, 可以裝例如WP-FileManager一類的Plugin, 一般來說banner都會放在theme目錄裡頭, 這就看用哪個themes了.

這是一篇胡言亂語兼亂寫的文章, 閒雜人等可以跳過.

貓的視野 – 你拍我, 我看你

這次趁著天氣還ok, 到比較少人去的貓村, 在這邊就不寫出來是哪裡, 免得人群又往那裡鑽, 然後又吸引一堆媒體報導再毀掉這個貓村.

由於這次人比較少, 也比較多時間空間可以好好實驗一下預想的拍攝方式, 拍出了那種「同時對看」的照片, 饒富趣味.

那麼, 這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呢?

其實是這樣啦!!! 呵….

一樣請照順序看摟.

20101024_XX_貓的視野

我的隊員

我跟已經過世的Madoka, 有一個很秘密的遊戲, 只有少數人知道.

我有一排九隻某年全家便利商店的集點送SD鋼彈小隊, 這九隻原本放在電視上, 而Madoka的遊戲就是, 他會在我不知道的時候, 咬一隻去藏起來, 而且只會藏一隻, 等我找出來後他才會再咬走另外一隻.

在他住院前, 他咬走了一隻, 而我一直找不到, 直到他離開, 這件事情就當成我心裡的一個小秘密, 彷彿沒找到, 就表示我和他的遊戲還在繼續, 彷彿他還在我身邊. 所以換了電視, 還是把剩餘的八個排在書櫃上.

一年多以來很多事情都變了, 但是這八隻隊員一直都還在那兒, 我捨不得他, 也捨不得過去的一切, 我喜怒哀樂, 我瘋狂自滅, 我思緒倒錯….不管我怎麼了, 似乎只要維持著這些, 一切就還留在我記憶中, 記憶中的那翠綠眼神, 那鮮紅舌尖, 那雪白領巾, 還有在這個地方生活的各種軌跡.

昨晚睡前, 把曬乾丟在床上的衣服掛起來, 結果發現許久沒穿的大衣口袋似乎有東西, 伸手一摸, 不就是那失蹤已久的第九隻隊員.

當下我完全愣住了, 所有回憶猛烈的湧出, 從撿到他一家人, 到整晚看顧著在保溫箱的他, 在我口袋中睡覺, 用吸管餵奶, 到他眼睛張開後在我身上爬來爬去, 離開淡水, 回到內湖, 搬進陽光屋, 平穩滿足的生活, 到他病了, 住院, 還有那個心痛的夜晚….回憶真是美好, 也真是殘忍.

我手握著那失而復得的隊員, 睡了一晚, 沒能如我所願的夢到我想夢的, 也沒能發現他想告訴我些什麼.

醒後試圖把隊員放回他應該放的地方, 可是書櫃已經無法再擠進一個隊員了, 這是我跟Madoka最後的聯繫, 而我卻沒辦法在這個屋子裡找到屬於它的藏身之地, 如我自己.

我把那已無地位的隊員, 趁著路燈損壞黑暗, 丟進了磅礡的大雨之中, 人總有該去的地方, 我想那第九位隊員也如是.

貓的視野

我一直是自由派亂拍照的人, 雖然心裡接受且理解所有複雜的攝影基礎理論, 但是卻不喜歡被教條式的手法限制住.

在外出拍景, 拍貓的過程中, 總是找不到一個所謂的風格. 尤其是每當跟一位職業攝影師朋友田中討論這些時, 他認為我拍的東西不差, 但是卻沒有讓人看到主題, 或是讓人看到攝影者的靈魂.

聽起來好玄妙啊, 對於學科學的我, 不合邏輯的東西很難接受, 但是田中也沒能給我什麼具體的說法, 他只建議我可以找個固定的主題, 用很長的時間去拍攝並收集, 久了自然就會知道自己接下來要拍些什麼!

我想了很久, 適合我的主題是什麼? 我想了一陣子, 我喜歡拍貓, 喜歡拍晨昏, 喜歡拍廟宇, 老建築, 但是這之中要怎麼找到主題呢? 我想到, 似乎怎麼拍貓也是貓的生活模樣, 也是人眼中的貓的生活模樣, 那貓眼中的世界究竟是怎樣? 貓看到的人是怎樣的?

確定了這個主題後, 先開始找資料: 貓眼中看到的樣子相機拍的出來嗎? 該用怎樣的手法表現? 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篇文章「『另一种视角』一只猫的影像记录」, 我想這就是我要拍的東西吧, 但是我想要更貼近貓的生理構造, 更貼近他們眼中看到的一切.

於是確立了幾個方向, 首先貓瞳孔的範圍極大, 可以從極大到極小; 貓是大近視, 往往只能看清楚很近的東西; 貓是紅色色盲; 最後是貓的視角比人類
廣很多.

近視問題可以靠對焦處理, 只要鎖定MF即可; 紅色色盲原本我天真的以為只要用濾鏡或是機身的preset把紅色過濾掉即可, 不過查找資料才發現, 紅色色盲眼中的色版並不是正常RGB色版去除紅色即可, 還好Photoshop本身有色盲用的檢核色版; 而廣視角則必須靠鏡頭.

原先的打算是用AF DX Fisheye Nikkor ED 10.5mmF2.8G來製造這樣的效果, 但是它的DX讓我猶豫, 這樣的鏡頭在我將來若更換機身上會有很大的障礙, 而且經過實際租借來試拍的過程中發現, 該鏡頭不愧是Fisheye, 180度的視角能製造非常強烈的空間壓縮與壓迫感, 但是變形實在太嚴重.

於是幾經考慮, 還是先勒緊褲帶直接買了原本打算明年再買的AF-S 14-24mm f/2.8G ED來做搭配, 其廣角端120度左右的視角應該足夠表現.

當成像問題搞定後, 接下來必須考慮如何拍攝的問題. 由於浪貓的爬高爬低習慣, 勢必需要用非常詭異的取景角度才行. 低角度了不起就趴下吧, 但是高角度或是一些崖邊, 人到不了的位置, 肯定得靠腳架與遙控快門. 以我的機身加上鏡頭的重量, 應該對手臂強度會是很大的負擔, 但是不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定調之後, 也有了方法. 打算先用隨身機Fujifilm F200EXR拍攝貓的位置, 然後等待貓離開後, 用剛剛拍的影像作為定位, 再用DSLR拍攝後, 回家用Photoshop調色.

以下就是前陣子去侯硐實驗的作品, 非常的雜亂無章, 但是至少可以看出效果.






等待天氣放晴後, 會試著到其他貓村去拍攝. 假日人山人海的侯硐已經不適合這樣性質的拍攝了.

101002貓的視野

侯硐,這些人到底怎麼一回事?

昨天背著相機, 打算去侯硐練習拍攝自己給自己的作業, 雖然有預料到一定人山人海, 但是沒想到狀況會這麼糟糕.

之前在侯硐的貓,以及不屬於侯硐的人寫過, 那裡已經被過多的人佔據, 而今狀況又是如何呢? 有圖有真相.

不管怎麼宣導, 貼告示, 請民眾配合, 但是沒有強制力的勸告能產生多少效果? 依然有不少人牽著狗去, 光是那些被關籠隔離的貓看到陌生的狗經過就緊張的繞圈圈低吼, 更不要說我親眼看到一隻大狗追著原本安靜躺著的貓跑, 若非我正忙著驅趕那隻不識相的狗以及用更兇惡的眼神對抗狗主人不爽的眼神, 我一定要拍起來公諸於世.

餵浪貓是一件好事, 但是一樣的總有人為了拍到照片, 為了讓貓靠近而拿出不曉得哪兒帶來的貓食吸引浪貓們, 連火車站前的小販都在販賣著不明來源的散裝貓餅乾, 各種貓罐頭.

我之前就說過, 如果自知無法約束前來的民眾們, 自知無法把理念推廣給所有當地居民, 那就不該用這種大肆宣傳的方式把這個原本寧靜的貓村變成浪貓展覽場地. 以往光是里長家至少可以看到10隻以上, 現在只剩下籠內幾隻被狗驚嚇到不行的關籠貓, 以及兩三隻已經練就不理功的好脾氣貓, 其餘不是躲到屋頂, 就是往後山裡頭鑽.

請告訴我, 這真的是對那些貓好嗎? 是在解決那些貓的問題呢, 還是在解決人的問題呢? 或者更嚴厲的說, 這些貓獲得什麼利益嗎, 還是誰獲得了什麼利益?

我阻止不了大家前往, 畢竟我自己也會偶爾想去那邊拍拍照, 練習一下, 也跟那邊的貓共處一段時間, 但是請各位如果要去, 請跟那些浪貓保持適度且不會騷擾驚嚇到他們的距離, 更不要帶狗去, 不要自以為是帶著食物去.

希望我所知道的其他貓村, 不要遭逢跟侯硐一樣的浩劫.

街角的小王子 (In Case of Love)

台灣首部貓咪療癒系純愛電影

假若我們再次相遇,你還會記得我嗎?

一則憂傷甜美的愛情故事 一段溫柔療癒的生命旅程 一隻街角的小貓咪,串起了一段愛情故事,也揭開了一個十多年來未解的謎。

單親家庭的小靜是美術系學生,母親過世後便一直活在自己封閉的內心,直到遇見那隻小貓咪、遇見似曾相識的搖滾樂手阿軍,世界才開始重新往前走,兩人也逐漸發現彼此的命運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著奇異的關聯……。

國片首部寵物療癒系電影《街角的小王子》由新銳導演林孝謙執導,集合眾多新生代偶像演員演出,挑戰電影拍攝最難的動物情節,極致唯美的視覺風格,浪漫純愛的青春故事,橫跨十多年的生命際遇,提供觀眾最溫暖的依偎和療癒。

quote from: Yahoo! 電影

總得來說我並不是很滿意這部電影.

首先是雖然打著貓咪的旗號, 但是其實貓在戲中並沒有太多戲份, 鏡頭很多, 跟人的互動卻太少. 男主角楊祐寧跟女主角郭碧婷的演技其實並不到位, 往好的地方想是很純愛很內斂, 但是我卻覺得很平淡. 反而女配角的葉羿君雖然不是很生動很深入的演技, 但是至少在需要開朗放開的幾個片段做的很夠.

導演運鏡上用了很光亮, 很氾濫的淺景深, 雖然讓主體乾淨俐落, 但是就可惜了那東海大學美麗的校景跟附近那些帶有一點老舊味道的場景, 這種拍攝手法在一些清新的小型電影很常見, 但是做的太氾濫就會讓人覺得可惜.

服裝上我則是會給予很高的評價, 五個主要角色都很容易從服裝上很清楚看出性格, 尤其是三位女角色的服裝正好各自代表一種風格, 配色上也屬於乾淨俐落的那一邊, 已經非常接近日系的純愛電影, 很有岩井俊二的風味.

配樂基本上就沒甚麼好壞, 主體既然有著一手貫穿劇情的歌, 在配樂選用上就得被侷限住, 最後樂團演唱的場景有點不像所謂熱門音樂社會玩的東西, 不過純愛系本就不該有過度強烈的東西存在, 這倒是可以理解.

最後在劇情上, 其實有著一些不甚合理的狀態, 例如養過寵物的都知道, 自己親愛的寵物走失肯定不是那麼冷靜的撐著傘慢慢找, 或是女主角在舊屋中的反應太淡了, 男主角對具有意義的舊事物並沒有太多的著墨, 這是一些可惜的地方.

雖然說了這麼多缺點, 不過這部戲還是有打動到我, 可能個人經歷跟戲中某些情節有相合之處, 特別容易被引起共鳴吧. 最後兩位女主角的對話, 的確是非常有療癒力, 非常刺到我的.

總結是, 若原本就喜歡看這種清淡的青春劇, 或是喜歡岩井俊二風格的人, 應該會很合適.

水珠

我很喜歡水珠停在玻璃上的感覺.

水是很特別的東西, 它會貼在東西上, 可能會散開, 但也會凝成水珠, 水珠是圓的, 但是卻不會是正圓, 而是同時承受拉扯勉力維持圓滿, 雖不到完美, 縱使可能下一秒就撐不住往下滑, 但還是保留那一瞬間的完滿.

學拍照這段時間, 雖然大多帶著單眼出門, 但是依然會隨身帶著小DC, 原意想紀錄生活, 結果我總是忙著摧毀自己生活而忘了紀錄, 現在可以破壞的都被摧毀殆盡, 反而可以輕鬆的拿著DC隨處即拍.

一旦拿著單眼, 下快門總是猶豫再三, 雖說數位單眼其實不用在乎快門怎麼下, 但是摸底片機的習慣依舊未變, 每一個快門都想琢磨, 卻總錯過最好的一瞬, 這種性格體現在人生上, 就變成讓人詬病的溫吞.

透過隨身機的速寫, 或許可以找到人生另一種風景, 另一種看世界的角度.

父後七日 (7 days in heaven)


《父後七日》改編自當今台灣獎金最高的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2006年的首獎作品,並由原著作者劉梓潔及資深影像工作者王育麟聯合編導。本片描述女主角阿梅在父親過世的七天內,回到了台灣中部的農村裡,重新面對父親成長鄉里的世事人情,其中有傳統葬儀的庸俗繁瑣、匪夷所思的迷信風俗,更有台灣質樸率真的濃厚人情味…。葬禮結束後,阿梅將喪父的傷逝打包封存,獨自回到了光鮮俐落的城市裡繼續工作,卻在某次過境香港機場時,對父親的思念竟突然如排山倒海而來…。

《父後七日》是台灣電影中難得一見的片型,由於女導演劉梓潔與男導演王育麟兩位的合力編導,使全片難得兼具了優雅感人與豪邁奔放的影像風格,爆笑中哀慟隱現,豪情中真情浮現,更是一部深具台灣本土人文特質的溫馨喜趣電影,您千萬不能錯過。

阿梅父親突然辭世…。返鄉處理後事的她,卻在七天之內,經歷了一趟匪夷所思、豪邁奇特的告別之旅,不僅被緊湊密集的追思、五光十色的喧鬧震撼得措手不及,荒謬之間卻也使痛失親人的哀慟,竟意外獲得了減輕…。當嘉年華式的華麗告別落了幕,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喟嘆這才油然而生,頓時熱淚不止…。

本片改編自「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香港電影節首映爆棚,並榮獲今年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等雙料大獎,口碑好評不斷!
Quote from: MSN娛樂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拼。」

最近需要一些療癒, 正好這部戲是很可以帶來療癒的好電影.

直白的說, 這部戲除了一些小細節會讓人感到比較格格不入, 整個運鏡跟劇情的鋪陳都很順暢. 太保的演技自然是無話可講, 那個收放自如正好演出活靈活現的台味; 女主角王莉雯雖然沒有很強烈的演出, 但是我卻覺得那就是剛剛好的, 屬於台灣人的內斂.

而其他角色也是恰如其分, 沒有什麼過度誇張或是不足的地方. 倒是飾演阿義的吳朋奉有著極為豐富的面部表情與講話的語調, 加上背景正好是我的家鄉彰化, 雖然可以稍稍挑剔說台語的腔調並不很彰化, 但是那就完全是吹毛求疵了.

整部戲過程中唯一讓我覺得很格格不入的, 是描述阿義與阿鳳的過去那段, 雖然刻意用有點搞笑的方式讓女主角王莉雯跳出戲外當旁白, 但是由於整部戲在一種很自然很鄉土的節奏中進行, 那一段就變成完全破壞情緒的搞笑了. 另外, 在一些民俗禮儀上, 雖然已經是相當豐富了, 但是看得出來後半段似乎有些加快節奏, 或許是經費也或許是片長的關係, 依然是瑕不掩瑜.

導演在運鏡跟用色上很忠實的呈現台灣鄉村的樣貌, 過場也相當流暢不拖泥帶水, 很少看到有一部戲能夠這麼純淨的用鏡頭表現台灣鄉土的氣味, 也或者因為背景在我的故鄉而讓我倍感親切吧. 配樂上倒是十分有趣, 雖不是非常特出但因融入劇情所以讓人感到很舒服.

幾個我覺得非常棒的場景, 一個是女主角回憶中滿18歲的那天, 父親騎著野狼機車載著女主角的場景, 那種最平凡的感動才是生命的醍醐味; 而最後在機場吸煙室的那一幕著實令人動容, 我很佩服原作能這麼深刻寫出那種記掛在心上的感受, 更佩服導演處理這個橋段的手法, 很強烈但是又內斂的呈現出那個思念來襲時的徬徨無助與深切痛苦.

我給這部戲非常高的評價.

以前都聽人家說,累嘎欲靠北,原來靠北真的是這麼累的事。

2010年7-11啤酒節特輯:ASAHI黑生

警語:未成年請勿飲酒。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每年7-11都會辦一個啤酒節, 雖然7-11的啤酒不算便宜, 但是啤酒節時常常會有很多台灣不容易買到的啤酒出現, 剛好今年夏天有夠熱, 就來寫寫各個啤酒的「個人評價」吧!


這隻ASAHI黑生之前去日本時曾經買來喝過, 當時喝起來也沒什麼特殊感覺, 就是滿身大汗後的夏日飲品. 這次只能算是第二次喝.

從照片就看得出來, 非常黑, 而且泡沫並不多, 趁還有一點泡沫時吸了兩口, 泡沫感覺很一般, 就不算太綿柔也不算太粗曠.

剛冰透倒出來的第一口感覺是, 這個黑啤有點做壞了. 怎麼說呢? 它的黑麥香氣是有的, 可是比起著名的德國黑啤酒差的太多, 而一口下肚後, 留在口腔的麥香味很快就變成酸味, 一整個很像放太久的黑麥汁, 而黑麥香氣不知道是刻意還是比例上失衡, 整體上完全蓋過口感, 因此若非牛飲式的一杯一杯狂喝, 只要放了一下子就會苦掉, 而變成喝黑麥汁+藥用酒精的口感.

非但如此, 只要一倒出瓶後, 啤酒特有的泡泡口感, 也就是有一點點接近汽水的特質會完全不見, 取而代之是過度的苦味與酸味.

所以這支啤酒只推薦給非常愛濃味黑啤酒, 而且可以咕嚕咕嚕一口乾掉的黑啤酒狂熱份子, 夏日小酌的話, 還是別挑這支.

侯硐的貓,以及不屬於侯硐的人

早就寫好了, 也是覺得貼出來大概又是一堆爭吵. 剛剛清理Picasa時看到那天拍的照片, 還是決定貼出來, 反正, 我從沒在怕得罪人的

上上週的週末, 騎完車回家滿身汗, 洗了澡就想去常去的侯硐拜訪貓咪們, 順道把快過期的底片殺光 & 洗出來.

到了侯硐已經是下午三點半了, 一到停車場就感覺今天車很多, 竟然一位難求, 走上了天橋才發現到處貼滿了攝影作品, 還有票選活動呢. 一走上光復里馬上發現, 原來這裡有人在辦活動. (後來回家查了一查, 是這個活動)

當我一邊走一邊拿出相機換好廣角鏡, 因為里長家門前的貓一向很親人, 可以比較近的拍到他們自然的模樣, 沒想到一走上波就看到滿滿的人, 一群人們有些拿著相機到處拍, 有些追著貓想抱, 一整個沒有那種我熟悉的寧靜跟自然, 而原本將近二十隻貓的里長夫人區, 大概只剩下五六隻還在搶食著不知哪個遊客從火車站前小吃攤買的章魚切塊, 而且上頭還有薑絲跟醬油膏.

一邊絕望的往上走, 一邊把鏡頭換成130mm的中長鏡, 我知道今天不可能閒靜的陪貓坐一下午, 然後帶著他們優雅身影回家, 能拍到已經算是運氣好了. 走到原本往上樓梯區, 應該是一窩黑白乳牛家族的棲息地, 意外的是只看到一隻老虎班坐在圍牆上顯然很神經質的一直踱步用力甩尾巴. 還有乳牛家族的爸爸靜靜的坐在屋頂, 動也不肯動, 似乎怕下頭川流的人群會傷害他似的.

我以為再往上可以看到乳牛一家的媽媽跟小貓們, 結果最上層平台已經有人擺出大陽傘跟室外桌椅, 賣起了咖啡點心, 而貓呢? 一隻也沒有, 反而是有一隻不曉得是訪客還是住戶帶的黃金獵犬在室外桌椅邊, 而桌椅上有著來觀光的遊客們.

這時情緒已經很差的我往下走, 只能想說碰碰運氣去人少的地方逛逛, 看能不能碰到這些老朋友們. 結果我的確是發現了一隻老朋友黑鼻, 他只敢遠遠地在屋頂上遠離吵雜的人群.

我只好小心的避開人群, 找一個可以伸長身體盡量靠近的角落留下他的身影, 這時候真的很恨自己沒有更長的鏡頭可以拍得出他臉上無奈的表情. 而當我按下快門後, 一旁的遊客們發現了他, 紛紛拿起相機想拍. 天色有點漸漸的暗下來, 就在一位小姐可能無心的閃光燈一閃後, 受到驚嚇的黑鼻快速的溜下屋頂找另外一個安靜的地方.

接著我走回天橋口, 往活動中心方向走, 一邊走還一邊看到正在收拾活動器具的人們, 走到了活動中心前, 看到裡頭張貼一張一張的攝影作品, 我不是攝影狂, 也不想逐張欣賞浪費僅剩不多的陽光, 繼續往調解委員會方向走去, 一路上零星看到幾隻熟悉的貓, 但是再也沒有任何一隻敢靠近, 只會遠遠地警戒地看著熙來壤往的人類, 一點風吹草動就跳走了.

我走上調解委員會時一路往常看到在那矮牆邊的一大群, 不, 應該只剩下一小群小貓們正在搶食阿伯倒下的食物, 我也只能抓緊這個機會跟快消失的陽光不停的按下快門. 接著往來的人們越來越多, 率先吃飽的小貓們也開始四竄的想逃離那裡, 我走向最外側的長梯準備失望的離去時, 阿伯叫住了我, 他用很親切熟悉的台語說:「人太多, 貓都不敢出來, 要看貓跟我上來吧!」一邊說一邊從矮梯爬上屋頂, 我小心翼翼的背著相機爬上去, 他指著靠山的樹林說:「貓都躲進去了, 最大隻的那隻貓王也不出來了, 你看….那邊也一隻躲著, 你看那邊也有….」

我站在屋頂俯瞰往下, 看著遠方一群群的人, 還有消失在樹林屋縫的貓們. 阿伯遞了一根煙給我, 他吐了一口煙說:「貓啊, 讓他們吃飽就不會偷東西吃, 也可以跟人好好的相處…..」, 我接下了煙點燃, 深深地吐了一口煙感慨的看著遠方火車站前熱鬧的樣子, 跟阿伯說:「我看啊, 這裡要熱鬧起來了…..」, 阿伯露出了牙齒靦腆的笑著回我:「是啊, 為了貓熱鬧起來, 熱鬧起來的話貓就都躲起來了.」

跟阿伯一起坐在屋頂抽了幾根煙, 聊了很多很多, 阿伯還想留我下來吃晚餐呢. 他天天看著那兒人來人往貓來貓往, 總是有著一些更深入更實際的看法, 也不想在這兒談太多, 只能說實在不是每個人都贊成這些.

跟阿伯告辭後慢慢從人煙最少的一側走下長樓梯準備默默的離開這個原本平靜的小鎮, 無意間讓我看到貌似左側消失的乳牛一家中的兩隻正坐在水泥牆面上聊天, 我小心翼翼的坐在樓梯上拿出相機, 拍下他們自然的樣子, 陪他們一起坐著, 到夕陽的微光跟小雨一起出現, 才緩緩離開這個小鎮.

洗完照片回到家, 一邊整理照片一邊思考著我看到的: 人潮增加了, 火車站前的商家笑開了, 光復里也有居民開始做小生意了, 不管愛不愛貓的遊客們為這個小鎮帶來了什麼? 又為這個小鎮的貓們帶來了什麼? 與其大舉辦活動清潔環境讓這裡變成觀光區, 與其大舉辦攝影展讓一群根本不懂尊重貓的遊客們來驚嚇這些可愛的住民, 為什麼不是鼓勵遊客們捐款捐飼料讓這邊居民可以不用承擔經濟壓力而能跟貓群們更自然的一起生活? 為什麼不是宣導慕名而來的遊客們該怎麼溫柔的對待這些貓? 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而我當下心情跟當年決定終止貓中途時的心情一樣: 他們是在解決人類的問題, 不是在解決動物的問題.

後來民視新聞有了一段報導, 我放在下頭,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我不做任何額外的評論, 但是對不起, 我就是不能認同這種做法, 我就是不能喜歡這種活動, 我只希望這些原本平靜的貓群可以撐得過接下來每個假日的人潮入侵, 能夠繼續過著他們平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