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 鮭魚茶泡飯

既然Ellen寫了, 補個食譜.

材料:
1.白飯: 電鍋煮就可以了, 要稍微煮乾一點, 不然泡下去會變成粥
2.鮭魚: 帶骨肉就好, 反正要烤成接近鹹鮭魚, 買帶骨的再來刮會好一點.
3.海苔絲: 去賣場買一大包吧, 可以用很久很久的.
4.山葵: 就是哇殺米啦
5.芝麻或是三島香鬆: 芝麻會麻煩些還要先炒好, 所以要符合茶泡飯簡單快速, 還是三島香鬆之類的飯友就好
6.茶: 最好是煎茶, 沒有的話綠茶也可以. 那個什麼紅茶烏龍茶的就千萬不要了.
7.昆布高湯粉: 當然你很有毅力要自己作昆布高湯也可以. 自己作昆布高湯要準備昆布跟柴魚片喔.

作法:
1.處理鮭魚: 放烤盤上, 灑上一堆鹽抹在魚肉外, 放進烤箱先用100度左右烤個20分鐘; 然後拿出來去皮去骨, 把肉撕碎成小塊後, 再抹上鹽後放回烤箱, 180度烤個30分鐘烤乾就好, 最好的程度是外觀有點焦. 放涼後可以收到保鮮盒或是保鮮袋裡頭, 放進冰箱可以保存很久, 所以建議一次烤多一點.

2.昆布煎茶: 昆布高湯 + 煎茶就可以了, 沒有昆布高湯可以用鰹魚風味的x大師代替, 但是千萬不能用雞湯塊或豬骨湯, 味道會整個差掉.

3.煮好飯, 加進鮭魚碎肉, 上頭鋪上海苔絲跟飯友, 中間放上約一個姆指節大小的山葵(口味隨人高興), 然後把滾燙的昆布煎茶沖下去, 不要沖滿, 大概飯高度的7成就好, 攪拌均勻就可以享受啦.

這個是日本傳統的簡易食物, 妻子都會幫晚上應酬回家的丈夫準備一晚茶泡飯暖身兼填肚, 非常溫暖的料理喔!

Rmail v1.9 正式上線

這篇大概沒多少人看得懂, 所以可以跳過.

原本是不想寫太多跟工作有關的東西, 不過這幾天在做v1.9的release有太多感慨, 寫些無關緊要的算是舒緩身心.


nekobes-mac-pro:~ nekobe$ telnet mx.XXXXXX.com.tw 25
Trying XXX.XXX.XXX.XXX…
Connected to mx.XXXXXX.com.tw.
Escape character is ‘^]’.
220 mx02.XXXXXX.com.tw ESMTP Rmail v1.9 Gaghiel(v1.9p0072-beta)

Rmail v1.9大概是v1.x最後一個Release, v1.8 codes也正式開始不做maintain, 只會出security patch. 而v1.9對我更大的意義是, 正式跨出non-standard的範圍. 在v1.8之前, 我幾乎是攤著RFC在桌上, 一條一條都是照標準的方式去作, 只要是RFC或是已經有確定解法的功能, 都一律沿用, 包含.forward, aliases之類的都如是, 雖然這真的造成很多管理上的困擾, db/filesystem雙軌的管理方式很難如我的競爭者般做出很漂亮的介面.

但是身為一個「特化」過(特化不是指Customize, 而是Specialized)的MTA, 既然已經在超大量的環境下做出很多妥協, 例如非Normalize的查表, 全自訂與全即時的SQL builder, 那麼為了將來更多的features, 還是得跳出Standard的框框.

v1.9最大的改變是, 整個結構已經幾乎清掉了Postfix原始的樣貌; 在build-in的POP3D上新增很多將來開發Webmail時所需要的Functions; 把Forward/Aliases之類的功能完全轉移到資料庫去; 徹底獨立的API Daemon….等等, 雖然大體上還保留著原始filesystem的作業流程, 但是也規劃出了將來v2.0時要尋找的方向, 同時也能把不得不使用的local完全廢除, 改用不需要forking shell的virtual, 甚至會獨立寫一隻更快更精簡的final deliver以節省disk io.

雖然v1.9p0072-beta還是beta level的release, 但是框架都完成了, 正式的code freeze跟release build也會在這幾天, 或者說過年前正式完成. 而這個beta release也是v2.0的前哨, 用上了很多在v1.5階段還在實驗性質的演算法與流程,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benchmark, 但是我猜至少有5~10%的improve
.

剛剛都做完binary upgrade後, 在整理cvs跟diff時, 稍微wc -l了一下, 跟原始的版本相差了12萬行, 雖然行數不算什麼, 不過已經是Rmail從v0.2到v1.9以來最多的一個變更了. v2.0依舊會從Current Postfix出發, 這次要完全的把原先溝通的protocol完全重寫, 讓MX Layer能夠一次把所有information都查表完成然後embed在queue structure中, 後端完全淨化成storage engine, 類似Exchange 2008 Cluster的方式. 大概預計在Rmail v4誕生(假如會誕生的話啦….), Rmail就要完全脫離Postfix的架構了.

原本Rmail v2只存在於泡浴缸與睡前時的腦袋中, 藉由v1.9的Release, 終於可以描繪出v2的外框了.

自爽自賀! 拼命寫程式才會忘記現實雜事的煩擾.

另外, 出乎意料的, 知道v1.9 Codename 「Gaghiel」是什麼的人, 還出乎意料的多呢.

Leopard使用感想與推薦軟體

這是一篇純雜文.

要先澄清, 我不是在傳教, 只是用Mac整體來說真的比用Win32爽太多了. 可惜我的AMD機器穩定度當然沒有EFI_v8 + Vanilla Kernel/System來的穩.

雖然前幾天才被Macbook Air發表的消息悶到, 不過看完這篇歷代Macbook/ibook效能測試之後, 心理好過了一些. 感覺寧可弄一台11″~13″的subnote來玩Hackintosh, 也好過買Macbook Air.

幾周用下來, 大多數時間還是花在工作上, 只是背景可能在轉移一些東西, 把Email從Thunderbird整個倒到Entourage, 設定USB Flash disk跟Time Machine Volume 之間的Bidirection syncing, 或是設定一下Picasaweb Uploader等等, 把Hackintosh盡量符合我的日常工作所需.

1.Microsoft Office 2008
嗯, 只能說推薦啦! 如果用過Office X或Office 2004而且被氣到過的人, 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正常的速度了; 如果是在PC上用過Office 2007的人, 轉移過來更是沒有什麼障礙! 打開不同OS/Version的Office文件也不大會出現問題了, 至少以往碰到的問題都沒再發生! 如果Win端跟Mac端都有裝同一套Opentype 字型, 那就會更順.

轉移到Entourage的原因很單純, 雖然Mac的Mail, iCal, Contact都算功能完整了, 但是一次開三個實在很沒效率. 加上Entourage 2008有支援Mac的Sync Service, 可以跟iCal, Contact互相Sync, 配合我現在的手機CHT9100非常方便. 更重要的是My Day堪稱一絕, 可以說是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了.

至於Student & Home Version 或 Standard Version, 呃我是覺得真的沒差.

還有一點小遺憾是, 沒有Visio & Project. Visio可以用OmniGraffle取代, Project就真的無能為力, 還是得靠VMWare Fusion.

2.Nally
跟AlienBBS相比, 關鍵的一點是支援Opentype, 點陣字說真的不是很好看, 另外作者很性格, 我喜歡:p

唯一可惜的是不能自訂Keymap, 沒有六兄弟(Insert/Delete/Home/End/PageUp/PageDown)可用, 實在是不習慣啊.

3.Missing Sync for WM6 or SyncMate
原本Mac上跟WM6作sync的最好選擇是Missing Sync, 他最大的好處是Plugin多, 幾乎啥都能同步, 而且之前沒有別的選擇, 所以我有花錢買, 畢竟好軟體加上不貴, 買下去不會覺得划不來. 不過後來出了SyncMate, 雖然Plugin沒有Missing Sync多, 不過免費, 而且當然的能跟iCal, Mail, Contact作Sync, 不管用不用Entourage 2008都算是夠用了啦.

4.Firefox
實話說, 除非開發Web UI, 我根本是半放棄Firefox了. 原因主要是Firefox for Mac非常吃RAM, 而且如果強制用蘋果黑體, 肯定會掉字; 不強制用, 那個細明體醜到有剩, 所以現在幾乎都是用Safari.

唯一讓我留著Firefox的主因是, 我需要很多開發用的Firefox Extensions.

5.VMware Fusion
非常的完美啊! QE/CI有支援的話, 可以打開3D支援, 加上Unity mode好用至極, 用Win32程式跟跑Native程式沒什麼差, 只是要開個小IE來測網頁就直接用Darwine比較快了.

6.iWork ’08
很華麗, 光是看Template的感覺就比Word/Powerpoint來的讚多了, 可惜的是….我還不是很會用, 所以大多還是靠Office 2008, 不過以後文件會慢慢轉移到Page上. 至於Numbers, 差Excel一大截, Apple要繼續努力. Keynote的話我倒覺得是更擅勝場, 所以基本上是都用.

7.NetNewsWire
原本都是靠Thunderbird來讀RSS, 不過既然轉移到Entourage, 還是找個standalone的RSS Reader吧, 我試了幾種, 還是NetNewsWire最好, 穩定而且畫面讚.

8.Toast
雖說是Mac上燒錄軟體之王, 不過大概是因為我真的不熟那個操作方式, 而且我燒片幾乎都是ISO燒進去, 所以事實上磁碟工具程式就夠燒了. 所以在不需要又「盡量」不想盜版的前提下, 移除了.

9.MSN Messenger and replacement
微軟出的Messenger for Mac, 簡單一個字叫做爛! 尤其是bundle在Office 2008裡頭那份, 當的非常兇.

Adium雖然很可愛, 功能齊備, 那個自動隱藏Contace list好用透了, 可是不支援離線訊息, 這非常sucks.

Mercury雖然有支援離線訊息, 不過因為java base, 慢到一個里程碑了! 而且….而且….不知怎麼的就是很難打中文, 不管是內建的詞音或是OpenVanilla都一樣.

不得不選一個用的狀況下只好用Adium! 目前讓我最不滿意的就是MSN的部份.

10.iLife ’08
這個還要說嗎? iWork ’08 跟 iLife ’08 不是一定得裝的東西嗎? :p

11.Terminal.app
不是我在說, 這個好用的程度不比putty差啊! 該支援的都有支援, Console本身就有標準ssh, telnet, 用Darwin ports還可以裝一堆gnu tools, 真是幸福啊! 尤其可以自訂六兄弟的Keymap, 又可以開Tab, 我完全從Putty跳船到Terminal.app啦.

12.Picasa
有相容於iPhoto的Picasa Uploader, 也有Offical的Flickr Uploader, 很夠用了啦!

13.RealPlayer
這也是很sucks的一點, 同等級機器放rmvb就是比win32慢太多, 尤其是非線性觀賞, 跳來跳去時真的是會頓到我懷疑他當了, 這個部份看*迷*片非常需要啊. Quicktime配合DivX codec跟一堆components可以看大多數DVDrip, 不過目前我還是沒辦法讓QuickTime通吃所有格式.

14.BT/eMule
呃這種東西呢, 我基本上還是交給Win32, 原本的Win32已經退化成動物機跟Game Console了.

15.Space, Expose, Dashboard
Space很便利, 雖然不像延伸桌面這樣好丟視窗, 原始的File Manager Shell也沒支援丟Virtual Desktop的功能, 不過用Hotkey跳來跳去倒是很方便, 假如我有Quad Core * 2 的Mac Pro, 那我大概會每個桌面區分成不同屬性工作用吧!

Expose的話, 用Logitech Control Center把滑鼠的拇指鍵Mapping給Expose就很好用了, 純鍵盤操作我已經改用Witch, 倒是很難用到Expose.

Dashboard就不用說了, OSX的大特色啊!

其他的想到再說吧, 愛睏了, 明天辦桌完有力氣再來補圖.

Macbook Air

寫了一個晚上的FSM, Machine Stat讓我頭昏腦脹.

正打算要刷牙洗臉去睡時, 看到RSS Screensaver裡頭的 “Macbook Air發表”, 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 也會打爛一個人的情緒.

http://www.apple.com/macbookair/specs.html

  • 13.3″ 1280×800 LCD
  • C2D 1.8G
  • 1.36kg
  • 2G DDR2
  • 802.11n & BT
  • 完美的機器總是最新出的那台, 五千萬個x.

    誰想買中古的Macbook? XD

    Hackintosh on Shuttle SN25P補完

    這幾天把一些該處理的問題處理完, 正式把桌機切換到Leopard去, 以後Win32就是Game Console了 :p

    PC_EFI v8

    原先裝的是MBR Slice, 但是由於X1600一直出狀況, 所以在想用PC_EFI v8 加上GFX Strings會不會有好一些的相容性.

    所以大工程, 整個重灌成GUID Slice, 確認PC_EFI v8有成功啟用, 掛進GFX Strings, 讓ToH Kernel + EFI 能夠直接抓到X1600, 結果雖然是成功了, 卻還是沒解決ATI的問題, 只能說是為了換PC_EFI而換.

    ATI X1600 Pro的QE/CI問題

    原本想說X1600就是Macbook Pro用的硬體, 拿來裝Hackintosh應該是最好的, 誰知道改完一堆DevicdID後雖然把QE/CI都開起來, 也能跑WoW甚至是其他Game, VMWare Fusion也能啟用Accelerate 3D graphics, 但是一旦跑過OpenGL Framework 相關的東西, 開始會有Mouse Tearing. 雖然能用Mouse Locator或Mighty Mouse解決, 但是越用越有「變本加厲」的狀況, 整個花屏已經見怪不怪了.

    狠下心把Win32跟Mac的顯示卡對調, 現在改用Nvidia 7600 GS, 跟ATI X1600改法差不多, 也是改Kext的Info.plist, 替換DeviceID就能用了, 用到現在一切都好.

    相關方法參考一下這裡

    nForce4 MCP NIC

    雖然forcedeth.kext已經問世許久, 可是很奇怪的是在我的機器上, 只要Traffic大於一個程度就會掛, 網路上抓到的build都是10.4.x的build, 不論用標準版本或是nock版, 都會有一樣的狀況.

    索性自己作吧, 拿現成的source, 裝上Xcode3, 自己build了一個Native Leopard的版本, 我試用後發現只有nock版沒問題, 目前持續觀察中, 需要的下面的Link抓吧, 我建議先試試看原始的forcedeth, 有問題再用nockd版, 確認ok後再拿掉debug flag就好.

    Leopard Version Forcedeth.kext

    USB2.0

    裝完後發現幾個大問題, 首先是USB to IDE的Mass Storage Device只能跑USB1.1 的12MB/s, 裝軟體慢到想哭, 不過也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讓我真正有困擾的是VMWare Fusion, 因為把USB2.0的Controller認成USB1.1的, 於是造成VMWare Fusion裡頭的WinXP抓的到WebATM讀卡機卻啟用不了, 只好認真的去找Solutions.

    現在我把AppleUSBEHCI.kext拿掉, 換成OpenDarwin用的PcGenUSBEHCI.kext, 不但完整抓到USB2.0的Controller, 也同時解決了VMWare Fusion的問題, 這個版本也是我從source做出來的Leopard版, 需要的下面抓.

    Leopard Version PcGenUSBEHCI.kext

    Envy24PT/HT

    雖然目前確認還是不能用, 不過我有找到Linux版的driver, 正在想辦法Porting到Darwin上, 希望能完成摟.

    MioMap 2007 軌跡紀錄 + Google Earth

    去了一趟南投, 出發前就在想, 不曉得Mio C720t能不能當GPS Tracker呢?

    首先用了*謎*之方法, 先把C720t開到WinCE模式, 開檔案總管找看看有沒有類似Log檔案的東西, 結果頗失望.

    不過剛好發現一個玩意兒, 在Comport.txt 裡頭看到一個GPS_LOG_ENABLE=0的字樣, 心想改成1試試看, 結果果然一試成功, Log會放在~\MioMap\Save\Log裡頭.

    正確的步驟如下:

    1.把C720t開到WinCE模式, 找到Comport.txt後, 把GPS_LOG_ENABLE=0改成GPS_LOG_ENABLE=1
    2.重開機回到MioMap Shell下, 直接開MioMap 2007
    3.出去晃一圈以後, 回來開回WinCE模式, 用ActiveSync把 ~\MioMap\Save\Log中的東西copy出來.
    4.按照日期分好, 用dosbox裡頭的 type gp200YMMDD_??.txt >> gp200YMMDD.nmea 把當天所有Log都倒在一起, MioMap用的是NMEA格式, 所以檔名用 .nmea 吧.
    5.用LogConv這隻程式把整理好的NMEA Log檔轉成Google Earth的*.kml檔, 記得Format要選 Google Earth的 kml 格式, 以及要設定 Exclude Point, 如下圖.

    6.開Google Earth, 匯入轉好的kml檔, 就大功告成摟.

    當然也可以配合locr把用其他數位相機拍好的照片標上GPS座標, 很好玩的喔. 下面是我們兩天來回的軌跡圖, 點小圖看大圖吧.

    Update Leopard 10.5.0 to 10.5.1 on AMD Hackintosh

    因為新的VMWare Fusion得在Darwin 9.1.0 Kernel/Leopard 10.5.1下才能跑, 所以花了一點時間去研究一下怎麼更新.

    要準備的東西有
    1.裝好的Leopard 10.5.0 (廢話)
    2.OSx86 Socket Source Code and 9A581 Kernel Patcher
    3.Pacifist
    4.Marvin’s AMD Utility

    步驟如下:
    1. 首先開軟體更新, 把MacOSXUpd10.5.1.pkg 給抓下來, 用Pacifist打開後解到桌面
    2. 用Marvin’s AMD Utility 做出Patch Package, 放到根目錄去
    3. 修改一下replace.sh 跟 cpuid.txt 裡頭的路徑, 把 /Users/XXXXX/Desktop/MacOSXUpd10.5.1 Folder/ 拿掉
    4. 從原始的Leopard Installation Disc裡頭拿出9A581版的mach_kernel, 用Kernel Patcher做出9AB18版的Kernel
    5. 照樣用軟體更新安裝10.5.1, 但是「絕對不要」重開機
    6. 更新完把做好的9AB18版mach_kernel 放到根目錄, 修一下Owner跟Permission
    7. 重開機, Darwin Loader時按F8, 用 -v -f -s 開進singal user mode
    8. 把剛剛做出來的replace.sh 跟 cpuid patcher 跑一次
    9. 重開機, 運氣好的話應該已經可以開到10.5.1了
    10. 運氣不好的話, 會Kernel Painc 在GeForce kext 上, 開進singal user mode去, 把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裡頭的GeForce*.kext 跟NVDRaesme.kext 都拿掉
    11. 重開機, 運氣好的話應該也沒問題了, 如果不幸你用的是NVidia的卡, 那重裝一次Natit 吧.

    有圖有真相:

    Leopard on AMD A64 3700+/Shuttle SN25P

    用了Macbook後, 越來越習慣Mac, 也越來越不習慣Win32, 於是想了一想還是把其中一台PC裝成Mac吧.

    反正我會玩的Game就是WoW跟Warcraft了, 都有Mac版, 而且VMWare Fusion 也可以把Guest OS 整個 Embed 進Mac, 這樣就算日常要做些Windows Only的事情也沒什麼障礙, 所以資料備份一下就開始做了.

    這個事情反正不是工作重點, 所以我一邊工作一邊燒DVD + 實驗, 加上這週忙到翻, 所以今天才真正的搞定一切.

    不過因為我是AMD派, 所以碰到的問題實在不少. 首先是最普遍也最穩定的EFI Loader沒有AMD版, 所以只能用傳統的破解法, 先弄OpenDarwin的Kernel, 然後再想辦法做出Customize Installation CDROM, 無奈就算是去The Private Bay找的到的torrent都不大能夠directly install, 所以用了很多迂迴的方法完成.

    要準備的東西是:
    1.Uphunk 10.4.9 Native Cdrom
    2.Leopard 10.5.0 GM 9A581 Original DVD
    3.USB Flash disk
    4.一份DVD-RW
    5.TPB能夠抓到的唯一一份AMD Installation CDROM.

    用Uphunk 10.4.9 的原因是, 10.5.0 的 bless 沒辦法setBoot, 所以先裝一次Uphunk 10.4.9 把mbr跟Bootloader都搞定, 然後在不變動slice的狀況下重新fresh install.

    裝完之後把Patch過的9A581 AMD_Intel_SSE2_SSE3 Patch做出的mach_kernel 放回去, 然後再用DVD開進安裝畫面, 開個Terminal把從USB Flash DIsk 中9A581_HD的cpuid patcher給做一做, 就能正式從HDD開機了.

    剛開完可能碰到問題, 首先是PS2 KB/Mouse都不能用, 原來是沒有放kext, 把ApplePS2Controller.kext掛進去暫時ok.

    接著會碰到Setup Assistant永遠跑不完的問題, 重新開回Singal User mode後發現, 原來是nForce 4 的網卡沒有attach 起來, 就算把forcedeth.kext放進Extensions中也沒用, 所以先從HDD用 -v -f -s 開機, 在Signal User Mode中手動Load進forcedeth.kext, 接著在exit後, 就可以順利通過了.

    然後開進系統了, 解析度有問題, 我的顯示卡 ATI X1600 Pro 256mb 沒有被正常的抓到, 當然QE/CI也不會動, 所以還是要去裝Natit, 改一下AppleNDRV.kext 跟 ATIRendonX1000.kext, 重開之後QE/CI就都起來了.

    然後要解決的是ATI傳統的Mouse tearing問題, 這個直接裝MouseLocator就行.

    目前已經很愉快的在用Mac了, 硬體等級大概是Macbook Pro, 不過螢幕大多了. 大致上就是裝個iWork’08, Office ’08, 一些常用的工具, Zend Studio等等, 最後就是測試WoW啦 :p

    目前唯一的遺憾是內建的Envy24PT音效卡目前還沒有Driver, 就算是裝Juli@ Packages一樣是沒效, 反正我也不會拿工作機聽音樂, 我的Altec GTS051R當然是接在Win32上的SBLive啦.

    用Mac真的好處多多, 聽說Mac不會中毒, 聽說Mac沒有一些盜帳號的backdoor, 聽說Mac的色彩描述檔跑起來就是比較美….不管聽說什麼, 要玩的還是自己試試看吧, 所有資料跟資源網路上都找的到, 真的找不到也不要太明目張膽的跟我要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