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雜感

很久沒提工作上的事了,乾脆就一次講完。但是因為有很多算是小道消息或不該公開的東西,所以請大家不要轉載。

文中會提到幾個名詞,大家不用知道太多,只要知道大概的意思就是。例如JY是我們的CTO 、SI是我們作案子的單位….etc。

這兩三個月以來,工作上陷入了一種不滿和困境,最近一個月連我自己本身都開始步伐緩慢了。困境當然不是我造成的,但是自己的瓶頸卻是自己的問題,這點毫無推託之權。

基本上我是那種,可以承受數量少卻高壓的壓力,但是卻不大能承受多數卻低壓的壓力的人(這句話很饒舌,不過我也想不出什麼其他的形容方法,將就著看吧)。所以最近的困境也是其來有自,起因於我的壓力源開始增加,當然生活上的壓力源也是很大的因素,不過純屬我的私人問題,算是無可奉告。

增加的壓力數量來自於多重的責任歸屬,這種責任歸屬並不是來自於清晰的工作列表,而是來自於JY對很多事情的作法。舉例來說,JY允諾且接下了太多工作,而剛好這些工作都必須有我一份,當然爾他不會考慮到我的工作量問題,於是他眼中的一份工作實際上會成為許多份工作,我必須一方面作案子,一方面承受新技術研發的時程壓力,更增加的是這些案子背後的持續維護,最後還有一連串鬥爭行為的副產物。當然,我不是那種會去爭權奪利的人,這些鬥爭行為都來自於長久的不滿和公司行為模式的變遷。

另外有很大的部份來自於JY對於學歷的過度信任,而相對無學歷的我就會成為被他所忽略的人,當然我的部門長久以來被視為黑單位也是歷史問題,所以很容易的就成為黑單位中的黑人,我可以依然存在這的位置這個地方的原因很單純:黑單位就是最能做事的單位。於是我們、或者說我,慢慢成為超級黑,上面卻又不敢動的黑亮亮人物。

事實上公司有很多內幕,即使這裡有我的同事出沒也無所謂,畢竟上次數位週刊的報導和ithome上的討論區大爆內幕都已經略微臭名在外。當然我們新任CEO 說的也沒錯,這家公司太年輕了,商業年齡偏低,使的決策錯誤率相當高。

第一個內幕叫做公平,知道的人都曉得,這家公司沒有所謂公平可言,能力越好做的事情會越多,受到的責難也最多,竟然得到的尊重和薪水與職位上的回饋也最少;反過來能力低的人得到的是少量的工作壓力和高昂的薪水和職位,果真應了那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而在賞罰分明上,也是兩極化的有賞無罰和無賞有罰的狀況,許多有特殊關係的人受到保護,卻沒有掩飾的好一些,於是不滿的聲浪都從公司的中堅份子發出。更可怕的是這些不滿不會受到重視,反而會以”太情緒化” 或是用”EQ不夠”來輕描淡寫,我無意批評我的上司,但是這種行為在我的眼中是相當不負責任且無理的。

第二個內幕叫做奪權,前陣子的CEO 替換事件後,SI的主管,也就是所謂台大幫最早發難背叛投向新的掌權者,而在JY手中剩下的籌碼只有他一手創立的RD,據我所知許多SI的新進員工認為 RD部門相當偉大,老實說,那真的是完全的誤解,RD部門不但一樣可以用的東西都沒作出來,反而時常加重其他人的負擔,那裡只是一堆高學歷卻無戰力的人的聚集地罷了。例如某兩位掛副理的PHD ,不但自己的major 跟IT毫無關係,連對於IT的sence 都是完全沒有,如果大家都想到他領的薪水是一般員工的2.5 倍左右,但是卻總是提出一些可笑建議,一定也會為自己的身價抱不平的吧。而RD部門最後成為JY在保障自己權力的最後神主牌,企圖以高能力和高學歷來成為部門整合後的領導者,進而繼續抓穩自己在技術面的權柄。這件事在最近的某K 專案中被徹底擊垮,SI單位的雄厚累積和長期處於第一線的經驗將溫室中的博士白癡漂亮的KO,用極短的時間內展現出真正的實力差距,於是JY利用RD部門鞏固勢力的希望完全破滅。但是在這個奪權行為中,受傷最重的是整個公司,不但花費了過多的資源在錯的事情上,也浪費的重複的資源在同樣的事情上,更糟糕的是磨損了同仁間的信心和感情,還有對leader的信任。

第三個內幕是….睡醒再寫….

後來因為老同事的勸阻, 沒繼續寫下去了 🙂

  • Post a comment

    Threaded commenting powered by interconnect/it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