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資訊不平等

「資訊不平等」是一個很壞也很好的現象: 壞的是因為資訊不平等帶來了更多實質上的不平等, 例如貧富差距, 例如社會失去公理正義; 但是也因為資訊不平等讓很多東西有利可圖, 間接創造了經濟世界. 不過, 我不是社會學家也不是政治家(有政治家的存在嗎? 大多是政客吧!), 所以我只聊聊IT領域的資訊不平等.

先從一個例子開始. 有個從前的同事, 從大出版集團轉職到了另外一個中型的出版社, 他想為他負責的一系列叢書做一個網站, 可以讓讀者們交流, 同時可以Promote他們的新書, 所以找我過去聊聊看他們該怎麼開始. 吃飯聊天過程中, 他們說到這樣的想法有找一家專門做網站開發的公司提出Proposal跟報價, 我看到了Proposal跟報價後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來這年頭網站外包這麼好賺啊….」. 之後我試著幫他們分析他們所有需求的成本, 需要一個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一個簡易的留言板跟討論區系統, 包括硬體軟體跟預估的流量, 這家公司若是接下這個案子, 毛利可能在90%以上.

這時候老同事就有意見了, 在他的認知裡頭, 一個可以管理所有網站內容的CMS是需要量身訂做的, 而符合他們需求的留言板跟討論區更是要透過程式設計師與美編來回溝通才製造的出來, 所以他並不覺得那家公司七位數的報價太誇張, 反而對我的分析抱持懷疑的態度, 覺得怎麼可能這麼便宜呢! 基於不想擋人財路的原則, 我沒有繼續針對這樣的議題追究下去, 只是盡人事的留給他一些身邊可以接案的朋友的相關聯絡資訊, 就拍拍屁股走人: 假如他們願意多問一些團隊, 他們應該可以省下很多很多錢.

半年過去, 他們網站成立了, 也是當時那家獅子大開口報了七位數字的公司經手製作, 當我上去網站看看時, 感到一陣無奈. 這家公司只是用了過時到不行的Xoops搭配一些module, 甚至連美術設計都用了出版設的美編製作, 他們只是切切圖拼成那個樣子而已, 我看毛利不只90%, 95%都可能哩. 可悲的是他們還對Xoops模組化的管理後台讚不絕口, 覺得是該公司的精心製作.

當然, 賺的到這樣的錢是那家公司有本事, 可是如果隨便一個玩過Xoops的大學生來弄, 成本可能只是零頭, 甚至連5%稅金可能都還不到, 而效果是完全相同的.

這就是我所謂的「資訊不平等」.

主事者對這類網站製作的概念還停留在上個世代的網站, 或者說是Web1.0的網站(我其實很討厭Web1.0 或 Web2.0之類的名詞), 當然對製作的成本也停留在很多年前大家手刻網站的時代, 所以他是花了七位數的學費去塞在那個資訊不平等造成的鴻溝裡頭.

但是也存在很多反例, 例如把很昂貴的技術或成品視為很便宜, 然後因為不能理解這些成本所以只好遷就預算找了一個根本不夠水準的團隊來製作, 做出來後不符需求還很天真的把問題推給預算有限.

這篇也剛好可以回應「為什麼客戶不斷的修改??」, 關鍵就是網路技術上的資訊不平等, 讓業主跟廠商之間處於一種不平等的狀況, 於是乎不是業主白花冤枉錢, 就是廠商被客戶硬凹到精神崩潰.

這樣的資訊不平等也存在很多其他地方, 例如一個壓根不會去用到任何Tech Support或是Upgrade Service的業主卻花了大錢買了好多套RedHat Enterprise Server License, 卻不知道有Fedora & CentOS可以用. 或是一個管了十年Unix系統的資深網管, 在履歷篩選這一段被一個科大剛畢業的新鮮人幹掉, 只因為這個新鮮人在學時期學校逼著考了LPI跟CCNA.

網路資訊業就像一塊浮在海上的冰山, 不管開過破冰船沒有, 所有的船長都覺得冰山只有這麼大, 盡管撞過冰山的老水手怎麼警告船長, 船長只聽的進一邊菜鳥水手一個鼻孔出氣的讒言, 不是撞到冰山沉掉, 就是耗費更多資源跟力氣去重複進行撞碎冰山的愚蠢行動.

因為這種資訊不平等, 所以造就了很多被荼毒的IT從業人員; 也造就了很多輕鬆賺大錢的無良廠商. 有時候真覺得, 我們不是在賣專業, 不是在賣技術, 而是在吸取這種不平等造就的階級落差與利潤. IT人做到這種程度, 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該誇耀還是該羞愧.

所以啊, 真的是什麼公司都需要一個夠格的IT顧問或是CIO呢. 不曉得我老闆允不允許我去詐騙一下賺點外快

顧問與SA經驗談: 作業系統的選擇?

Gene寫了這篇「IT 顧問 Talk (偏見篇): 作業系統之章」, 所以手癢也來寫.

先從一點私人方面聊起, 也可以視為偏見的一種.

很多人知道我是FreeBSD的愛用者, 然後少一些人知道我不「這麼」喜歡Linux(或者說, 我Anti-GPL), 但是其實很多人不知道FreeBSD & Linux都不是我碰的前三種「泛Unix」系統. 我碰的前三種是 AIX, DEC, IRIX.

而事實上直到今天我還是Multi-OS的使用者:「目前」主要工作用Win7, 家裡同時有Win7, WinXP, Mac OS, FreeBSD四個OS在用, 如果把一些Embedded System也算在內的話, 還要加進Linux. 其實我個人的觀點來說, 只要有網路, 有Browser, 有SSH Console, 我幾乎就能工作以及使用, 差別只是方便與否及效率的問題, 所以在不同階段用不同的OS作為主力, 在P社時用FreeBSD + Gnome, 開業時用WinXP與Mac OS, 現在用Win7; 全部的因素都是工作, 假如工作上不挑, 我就會用我偏好的FreeBSD or Mac OS. (其實我最挑剔的是Keyboard, Mouse, Monitor, 不過那是另外一個Topic)

但是選擇Server Side的OS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如果以一般中小企業內部使用來講, 老實講以我接觸的案例還是以Windows Base居多, 我曾經仔細跟業主以及管理者們討論並分析過原因, 其實很大的因素是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或是「刻意迴避」Windows Base的軟體成本. 舉例來說, 很多公司都有Active Directory作為公司網域, 但是大多數並沒有老實的購買License, 光是「標準版」的Windows Server, 以微軟的Open Value License來算, 光是OS本身應該就在兩萬上下, 也就是說, 相同硬體下, 一個FreeBSD/Linux的Server跟一個Windows Base的Server, 在TCO上差了兩萬, 以一般Rack Mount Server來說, 可能就佔掉了20%甚至更高的比例. 要是讓每個業主都被迫要乖乖的繳「微軟稅」, 我相信大多數業主都會想換成FreeBSD/Linux吧. 更不用說一套MySQL或PostgerSQL的價格是0, 而一套MS-SQL Server「標準版」要價15萬左右. 所以當架構逐漸變大, 或是可預期的必須隨著規模而橫向擴充時, 初期選擇Windows Platform會造成極高的Cost, 而且以Windows產品的生命週期, 平均每三到五年必須付出一次升級的費用, 而且痛苦的是可能會升不上去. (例如Exchange Server 2003就不能無痛的升級到Exchange 2008)

所以其實並不是我特別痛恨Microsoft或是特別熱愛FreeBSD/Linux, 而是幾乎所有業主都關心Cost問題, 而在這個基礎上偏向選擇FreeBSD/Linux是必然現象. 不過, 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

通常在Cost之外, 更重要的問題是建構於其上的架構, 軟體, 以及人員.

首先考慮的是架構. 架構如果必須遷就Client或其他環境影響力, 例如一定需要很嚴謹且複雜的Active Directory網域來協助管理公司甚至集團各單位的存取, 以及跨系統之間的Auth & Audit問題, 那個Windows Base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畢竟幾乎大多數Office Client幾乎都會是Win32, 而假若用FreeBSD/Linux去規劃出一樣的功能, 得額外花費更多的管理與行政耗損. 但反過來說若幾乎Client都是Unix Base, 那一套建構於Unix上的NIS會比Windows好用太多.

軟體面的話, 分成購入或是自製兩種範疇. 購入的話其實沒得選擇, 很多軟體是Windows Only或是Unix Only(或者幾乎可以說Linux Only), 所以當這個軟體是必要且無可取代的, 毫無選擇必須配合軟體來配置OS. 但若是自製的話, 就得牽涉到開發人員的能力與慣用工具, 以及開發後使用者需要用的UI與操作習慣來決定, 繼續深入的話會延伸到撰寫的語言選擇, 資料庫選擇, 甚至架構選擇以及「容器」選擇, 那又是一個很發散的Topic了, 有空 & 有力氣再來談吧.

而最後在人員方面, 雖說我一直主張, 一個80分的Windows Server Administrator並不一定會比一個80分的Unix Server Administrator便宜, 不過實際上要找到一個60分的Windows Server Administrator比找到一個60分的Unix Server Administrator要來的容易多了. 所以除非是有這樣現成的技術人力或是有長期投資在技術人員訓練的心理準備與預算準備, 那麼有時候寧可多花錢在純軟硬體的TCO上, 也不要最後被人的問題給擊垮.

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 假若以建構大型網站或系統來說, 既然原先就必須投入大量成本了, 那不如把成本放在買更好的硬體, 或是聘請/培養更好的技術人員還比較實際些.

不過無論如何, 我「個人」還是偏好FreeBSD/Linux, 至少對於具備軟體開發能力的團隊來說, 我們還有機會把「東西」改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而不是讓我們去配合OS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至於要FreeBSD或Linux, 甚至是哪種*BSD, 哪種Linux Distro, 那又是另外一個發散的Topic了.

這真是一篇帶來一堆發散Topic的雜文.

我的IT顧問生涯

這是一篇會被刊登到其他地方的稿件, 因為Gene邀稿, 所以我就寫寫

其實, 當IT顧問並不在我的職涯規劃之中, 而是很自然變成這樣的身份, 所以與其說那是一個職業, 不如說是一種狀態, 也就是說本身的專業技能已經達到「可以當IT顧問」的程度, 而差別只是有沒有雇主需要罷了.

幾年前跟夥伴出來開業時, 由於新創業總是很辛苦, 收入有限的狀況下, 正好有人把我介紹給一些企業主, 而那些企業主也正巧需要一些IT上的專業建議, 同時又因為不可能以正職或兼職的方式進行, 於是就成為了IT顧問. 剛開始根本不知道顧問該做些什麼事情, 所以就如同剛接手一個新部門一般, 先去花時間了解雇主的現狀, 分析目前架構中的優缺點, 然後針對雇主需要的方向例如需要加強效能, 或是要降低cost等等提出建議.

但是這種認知很快就會受到挑戰. 由於雇主的層級高低(例如是董事長的顧問或是總經理的顧問), 每一家公司的文化, 權責劃分都有不同, 以至於提出的建議常常製造出某些衝擊, 例如說會傷害到原規劃者, 或是造成顧問與員工之間的衝突與對立. 所以爾後的其他不論長短期顧問工作, 都盡量從在符合雇主需要的前提下, 花更多時間與力氣去跟「利害關係人」做溝通, 先做溝通協調, 再去分析現有架構之所以會是這樣的前因後果, 最後才去思考怎麼提出正確且符合大多數利益的建議.

後來也承接過一些「沒有目的」的IT顧問. 尤其大公司更容易需要這種隨時可諮詢意見的顧問, 主因是很多經營者在非IT專業下, 會需要所謂的「第二意見」, 或是需要有人提供一些跳脫出既定環境, 更客觀的意見, 同時也希望能藉由引入外部的顧問, 讓原本可能已經進入封閉狀態的企業帶來一些比較新的技術觀點或思維, 於是身為一個IT顧問, 吸收新知以及去做「實驗」與「測試」就格外重要, 否則光是依靠經驗判斷還是會有很大誤差的.

然而實際上, IT顧問最常被諮詢到的都是一些很片面的問題, 例如要選擇Windows環境還是Unix環境? 要用C++還是用Java? 要用PHP還是ASP? 要用MySQL還是Oracle等等. 這種問題看似很簡單, 但是其實背後牽涉到的問題會更大, 比如說現有工程開發人員慣用的語言, MIS人員會管理的系統, 以及後續開發的方向, 當然雇主的預算也是重要考量點. 甚至身為IT顧問還要比SA看的更遠, 先預想到各種往後的發展而提早選擇出可以走的更遠更穩固的決策與架構. 這些都不是只精通系統或是只精通某些語言就能下正確判斷的, 要同時具備深度與廣度, 並且撇開個人成見(例如Anti-Microsoft或是Anti-Linux), 才有能力做出「相對」正確的建議與決策.

所以, 要成為一個IT顧問甚至是稱職的IT顧問, 除了需要在IT界很長時間的經驗之外, 還需要在各個領域有足夠的技能與視野, 同時願意不停的以「非支薪」時間充實新知識以及閱讀大量的測試報告甚至自己建立Lab做實驗等等, 而這麼辛苦的工作內容跟嚴苛的條件, 雇主們又願意以怎麼樣的待遇來回應呢? 呵.

某些層面來看, IT顧問實在不是人幹的, 幹得好的也不是普通人.

給V的一封信

親愛的V:

你在這種時候來找我, 和你促膝聊聊人生聊聊工作聊聊感情. 喝點酒, 在每一個乾與不乾之間.

一直以來我不只把你當成好兄弟, 也對你有著一些複雜的情緒, 很多壓力是我帶給你的, 也很多我應該為我兄弟做的, 我都沒有也沒能為你做. 所以若你在這種人生的交叉點, 這種心智整個被迷惑時來找我, 與其說我想告訴你我的經驗, 不如說我想告訴你我根本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說的經驗.

不過無論如何, 我總還是感謝你願意來找我聊聊.

你要知道, 人生其實並不存在什麼最高指導原則或是什麼優先順序, 有人愛錢, 有人愛自由, 有人愛面子….etc, 不過事實上那些都是奢侈的煩惱. 當你吃飽了, 才能煩惱什麼比較好吃; 當你賺到錢了, 才能煩惱怎麼樣賺更多. 在此之前, 這種無謂的煩惱只會讓你搞不清楚下一步怎麼走下去而已.

而其實我也才活到30幾歲, 也只活過這麼一次, 甚至我現在的人生經驗對也不算是有意義的: 我哪知道我10年後會不會在街上當乞丐? 所以我沒辦法告訴你我怎麼贏 — 我根本不覺得自己贏了, 可是我可以告訴你我怎麼活下來, 我用什麼手段跟心態讓自己活到看見陽光, 看見可能來臨的希望.

我們都一直在人生中遭遇失敗與痛苦, 失敗可以小到破不了Zoo Keeper紀錄, 也可以大到少一隻手少一隻腳, 當然更可以大到直接Game Over. 我常說, 人是所有過去累積出來的, 不了解過去, 就不了解自己. 當你不知道怎麼往下走, 怎麼選的時候, 我只能真誠的建議你回憶你的所有過去, 你在哪個時間做了什麼, 發生了什麼, 為現在的你帶來了什麼, 然後你就會慢慢清楚你要什麼, 你要怎麼走. 就算沒有, 至少記住所有幫過你的, 踩過你的, 傷過你的, 扶過你的, 然後用適合你的方式去回報那些人.

最後我想說, 永遠永遠不要欺騙自己, 不要讓自己被那種來自人性怯懦的煙霧迷失. 想到, 就去做, 至於後悔與否, 那是做完才能想的事情. 還沒做就在想後悔, 那是弱者的行為. 我們不見得一定要成為強者, 但是至少不要成為弱者.

當然我絕對相信你不是弱者, 我的好兄弟沒有一個是弱者, 我們還要一起橫越屬於我們的偉大航路. 海賊王的夥伴不可以是這樣的.

重新開始的必要之惡與無奈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其實這樣的開頭根本是廢話, 因為天天都在發生事情, 沒有停過.

我經手過的很多系統, 網站, 甚至包含小程式, 大多數都會經過兩三次的重寫, 重新檢視需求, 重新規劃等等. 事實上對於一個不斷擴增及持續成長的東西來講, 這種「砍掉重練」的過程總是很必要, 而且躲都躲不掉.

我持續在讀重構:改善既有程式的設計 (二版)這本書. 雖然這本書比較著重在一些方法論, 但是其實透過一些case study可以提供一點有意思的思考.

因為人的思考總有其極限, 太過發散的想像與設計也會帶來發散的專案時程跟經費, 所以免不了一定會有一個像歌手demo帶的雛型產生, 這樣的雛型可能只是為了某些idea的呈現, 或是某些features的實驗等等. 當這樣的東西被接受, 被使用, 被成長時, 立刻要面對很多問題, 例如flexible, performance, availability, scaling 甚至是cost curve等等問題, 所以無可避免要經過一些修改, 而這些修改到了極限後再去修修補補其實無濟於事, 就像一台喜美改到極限也不會跑贏法拉利, 終究要面對問題從底部開始打掉重來.

日本mixi網站的Presentations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範例與case study, 他們面臨快速成長帶來的龐大壓力, 限有的技術又不足以負擔之下, 只能逐步逐步的修正整個架構來降低cost curve, 但是這些修正其實有龐大代價的, 先不談背後需要多少技術人員跟多深的背景知識, 光是這種「穿著衣服換衣服」的痛苦過渡期, 應該讓這些員工減損不少陽壽.

好在這是一個很「善良」的時代, PlurkFacebook這兩大當紅的社群很善意的釋出了一些他們現用的技術(Plurk的LightcloudFacebook Develipers), 而這些技術只要好好被使用, 好好的被了解每一個設計背後需要排除的問題及帶來的新問題, 就能大大減少「砍掉重練」的次數, 提高員工們的壽命….

雜七雜八說這麼多, 我想說的重點是: 身為經營者或決策者, 有時候不要把「重寫」看得這麼大這麼痛苦, 假如你實現一個新的idea花掉了一年, 那個用同樣的開發團隊做一次Refactoring其實不會等量的消耗掉一年, 因為這一年內除了持續開發之外, 耗費掉了很多溝通流程, 設計界面, 討論一些fork與取捨的時間, 甚至包含局部設計變更所消耗的重複時間, 因此假如開發團隊的腦袋夠清醒而且很精確的知道目前問題在哪裡, 整個Refactoring可能只需要1/2甚至更少的時間. 但是不管這會耗用多少時間, 永遠都是痛, 畢竟這段時間幾乎是沒有產能的, 只能期待新的一份生出來時能夠有美好的一切, 這就是必要之惡啊.

而能適度減少這些痛苦的時間與痛苦的次數, 依靠的是有經驗的SA, 以及有良好背景知識與態度的開發人員. 剛好這就是台灣資訊產業缺乏的, 大多數新血投注在新且炫的技術(我常稱之為奇技淫巧), 對經驗不屑一顧; 而主事者看見開發人員累積足夠經驗後便急著把人從技術職拔擢至管理職, 或者是把經驗豐富的SA當成一般開發人員, 不願意給予對應的待遇與尊重, 造成開發人員只要累積了經驗便想立刻轉向管理職以得到更多報酬或地位. 這些綜合的因素讓台灣這個資訊之島一直沒有辦法誕生一個可以真正跨越國界的網站, 真正行銷到世界的系統.

我們的電子業有曹興誠張忠謀兩大先知, 製造業有著郭台銘施振榮林百里等等霸主, 我們的網路服務業呢? 我們的軟體開發業呢?

壓力、低潮、撞牆期

我這個人啊, 工作效率最好的時候, 大概是Loading約80%~120%的時候, 雖然幾乎是滿載, 但是因為可以很順暢的一件接著一件做完, 所以這種適度的擠壓可以讓我腦中不用放進一些雜七雜八的思考. 但是低於50%或是高於150%的時候就是最糟的工作效率, 前者會讓我偷懶, 而後者會壓到我擺爛而讓每件事情都用很低的完成度低空飛過.

以往總是固定在一年的某個時段會進入低潮期, 而每隔兩三年會碰到所謂撞牆期. 低潮期就是一種身心不協調的狀態, 身體還能做, 腦袋也還清醒, 但是心裡開始會抗拒, 所以變成不想做而不是不能做, 持續在這個領域這麼多年了, 對自己的低潮期非常敏銳, 大概差不多開始時就會警覺的把工作重心轉往其他地方, 在P社時可以靠永遠放不完的年假跟其他被Pending的規劃工作來填塞; 自己開業時可以靠社交跟客戶開發來填塞, 所以一直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撞牆期就是更恐怖的事情, 學了再多的東西總會碰到超出理解能力的東西, 碰了幾次後大概也知道怎麼應付, 就只是再去讀書, 再去學更多理論來幫助自己理解, 雖然很麻煩但是也不至於造成困擾.

不過這是第一次, 三件事情一起來.

現在的工作壓力大概在120%~150%之間, 很緊繃不過還不至於被壓倒, 而低潮期一如往常在夏季的尾聲出現, 可是撞牆期就是來的無聲無息, 或許跟轉換跑道, 要接觸的領域變廣泛, 而原本深耕的領域在新環境裡不用過度深入而造成, 可是並沒有時間可以讓我再去學啊, 一切都在deadline的逼近而只能全部大口大口吞下, 卻消化不了.

我真的很討厭那種無法自己掌控, 生死要靠別人來決定的狀態.

雖然也很清楚, 以往經驗告訴我, 每一個大的跳躍, 都會出現在挑戰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做的到的工作後才發生, 只是這麼強烈的不安全感讓我越來越沒有把握, 尤其當很多人對我有信心時, 我心裡會浮出問號:「真的可以對我這麼有信心嗎?」

為了夥伴們的支持, 為了老闆的信任, 為了自己的自尊, 一步都不能退.

性格決定命運, 或許這就是我的命運. 如同九把刀說的:「人生就是不斷地戰鬥!」

還有, 索隆超帥的啊 XD

我回來了

自從, 2009/02/27寫完了那篇Rest In Peace! Madoka!之後(後面那篇是早寫好設定發表時間的), 我就再也不想來寫東西, 也不想來回留言, 簡言之就是不想到這裡來, 完全不想.

Madoka的離開讓我受到很大的打擊, 縱使我們家來了新成員黑貓Kurumi, 而Kurumi不曉得為什麼很多習性都跟Madoka很相像; 也縱使生活上有很大的轉變, 轉換了跑道換了公司, 忙碌的生活讓我無暇去沉溺在傷痛之中; 也縱使已經過了五個月, 我已經可以不再開車時因為經過曾帶著Madoka就醫的醫院而難過, 不再因為偶然眼神漂到Madoka的照片而發愣….

但是我依然很想他!

既然養了貓, 做了貓奴, 願意跟貓分享一切喜怒哀樂, 早就該料到有這麼一天. 生活要過下去, 世界也還在轉, 連我車擋風玻璃上的小叮噹都要換新: 這次是Ellen從奈良帶回來的鹿裝小叮噹.

這四個月來, 我換了工作, 稍微改變了作息時間, Plurk & Facebook比較常上去, 不玩WoW了, 不玩WarHammer Online了, 手機換成HTC Magic, 電腦也換了個機殼(感謝Rayw), 日常背的背包也換成了一澤信三郎布包(也是Ellen從京都帶回來的), 隨身相機換成了Fujifilm F200EXR, WordPress也升級到2.8.3….對了, 連Theme都換掉了.

人生總要面對這種事情, 而我還不夠堅強, 所以花了五個月, 從思緒中的原地打轉回到了日常的軌道, 是該追上去的時候.

總之, 我回來了! 對不起, 還有謝謝.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三)

(三)就是完結篇了啦!

最後我想談談正面一點的事情, 台灣環境能不能讓你做網路創業這回事? 再次申明, 這裡的網路創業不是指做做網路拍賣或用大網站的開店服務賣東西, 而是真刀真槍的在網路上實現創意.

要提網路創業的可行性, 就不得不提BillyPan的這篇10大論壇: 看台灣網路活動的地下面. 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BillyPan的觀點, 但是這篇文章裡頭點出的數據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在那, 能夠改變的只是解讀的方式罷了.

而我”個人”(純粹個人觀點)的看法是, 這些現象來自於台灣網路建設的進步, 這種進步不是指台灣的使用者有多大的頻寬或多便宜的網路可以用, 而是普及率分享度, 當人人都可以輕鬆的擁有網路, 並且可以自由而不怕被抓的分享與發佈, 自然而然就會發生這樣的現象, 因為普及的網路加上放著不用也可惜的頻寬, 配合用不完的硬碟跟人類原始的慾望, 這種現象是很自然的. 我就常跟別人說, 想做網站賺錢, 最快也最有效的兩個topic就是賭跟色情.

不過我不是鼓勵大家去做這兩個topic啦(笑), 當然要做也不是不行, 只是要學會怎麼尋找法律的灰色地帶, 這個就不詳細分析了, 僅舉出一個朋友的朋友的例子: 他把網站設在國外, 而人在大陸經營, 用各種破解或是入侵手段去其他色情網站撈出他們賴以維生的”內容”(當然也就是謎片跟謎圖), 然後用更便宜的價格讓人加入會員. 這麼”不入流”的模式會成功嗎? 會的! 他大賺了一筆, 而且持續賺.

除了這兩個topic之外, 台灣使用者最趨向的就是論壇, 架一個論壇可以說是沒有技術深度的(相對性而言), 當然也不具備什麼創意度(也是相對性而言), 要從論壇開始的話, 重要的是抓住主題, 從小眾出發遂其深度, 才能逐漸發展其廣度, 最好的案例是 Mobile01了.

我的老朋友Gene老是說, 他一直以來都在進行的主題就是”個人公眾媒體”, 而目前他頗為成功的幾個作品例如部落格觀察或是正在實驗不過目前頗受好評的Plurk.tw(雖然他說他在這個專案上要躲在幕後, 但是我就是要揪他出來啦, 挖哈哈)來看, 這證明還是有很多使用者的需求沒有被開發, 而這些服務的背後的精神大致上就是整合二字, 整合大眾使用多種網路服務的不便性, 整合大眾對發表對分享的需求.

那問題是, 除此之外呢? 我想網路跟其他商品共通的是, 滿足現有的需求, 或是創造新的需求. 舉例來說, 部落格跟相簿滿足了使用者對於展現自我(說的難聽點叫做愛現)跟相互了解的需求, 無名小站就是最好的範例(當然他們發跡的過程是很有爭議的), 而且實際上他們在散佈的正妹圖也算是一種軟性的色情. 而PlurkTwitter則是在發表與不發表之間找到了一個介於之間的新需求, 而能如此大紅大紫.

所以總的來說, 找到大眾尚未被滿足的需求, 或是創造一個大眾會感到滿足的需求, 是網路創業的第一步.

接下來呢?

如我第一篇所說, 你要有製作團隊, 製作團隊包含了程式設計與版面設計; 你要有企劃團隊, 企劃團隊包含了網站功能的設計與使用者需求分析; 然後你要有經營團隊, 經營團隊包含了維護網站, 推銷網站與推銷概念, 甚至包括內容的收集與整理. 因為網站的發展路線一定是: 發想 => 企劃 => 製作上線 => 行銷 => 新的企劃…這樣的迴圈, 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網站的經營者都是程式設計師出身, 因為程式設計師可以用自己的時間換取空間與資源, 節省掉前期最傷的開發成本.

當然啦, 你要準備錢. 問題是要準備多少錢? 這個問題沒有一定的答案, 但是至少你可以大略的知道你再什麼時期需要什麼樣的人跟設備. 除了準備夠多的錢來支持, 另一個方面就是節省支出, 最好的節省法就是自己多扮演幾個身分吧, 能夠用自己的時間跟力量來換取更多的資源是最穩當的.

所以我不反對創業者必須學著怎麼寫程式, 但是要理解的是寫程式需要長時間的累積, 而不是幾堂課跟每天一小時的實作訓練可以搞定的. 需要長時間的模仿, 改進, 重構等等的無數次重複.

然後, 你要很明確的知道各種成本. 實體的就是你需要的設備, 需要的架構, 需要的軟體; 而非實體的就是要知道功能與技術的成本. 後者就是常常被低估的大洞.

舉例來說, 很多創業者甚至程式設計師都會覺得, 搜尋是一個簡單低成本的東西, 網路廣告banner只是吐張圖給個連結…而事實上大多數網站的搜尋都是靠SQL用Like指令便宜行事, 卻忽略了有天網站大了資料多了, 一個搜尋就可以讓網站頓個五分鐘(例如討論區大站Mobile01就是用了Google的Customize Search服務); 而banner就是更需要後台技術支援的玩意了, 沒有露出跟點擊數據的話, 廣告主會當你是詐騙集團來拐廣告預算.

接著, 你要明確知道business model是什麼, 也就是你要依靠什麼來支付你的開銷甚至有收入. 當然這種跟使用者或廠商收錢的問題是最tricky的, 有時候你預想的可能跟你最後得到的不同. 慘一點的是你完全收不到錢找不到讓人買單的點, 好一點的是你原本以為會賺錢的地方不賺卻賺在你沒想過的方面.

而最後, 你要有停損點. 這是要你不要盲目的傾家蕩產去支持你的夢想, 有時候你花了100分力氣做盡所有你認為對的事情卻還是不成, 這只有兩種可能: 你覺得作對的事情其實錯了, 或者是你的創意其實沒這麼受歡迎. (這讓我想到最近的一部電影….) 當然在停損點的時間跟黑暗中的黎明降臨之間, 判斷點是很巧妙的, 不過這也決定了你有沒有下一次, 或是有沒有學到教訓的機會, 時間, 與空間.

當然也如我第二篇所說, 不得已必須要省去以上某些要素時, 必須明確的了解這樣的省略會造成的後果, 並且用積極的態度去把損害降到最低.

在我跨進資訊業十數年, 從事網路相關工作近十年的職涯中, 我所見過”大多數”的成功案例粗分成兩大類, 一種是保持現有的工作與收入並且利用空餘的時間開發製作, 網站服務上線後真正看到黎明前的曙光才放手一搏; 另一種就是準備好完整的企劃爭取龐大的資金, 然後用正規作戰的方式快速上線並且有足夠的資金燒一陣子等到開花結果或是被競爭者收購. 請注意這個大多數, 因為雖然不是所有網站都是循這兩種路線, 但是這兩種是相對較為穩定, 比較不會讓你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模式.

這系列的最後讓我回到第一篇的主題, 我強烈的建議這些鼓勵大家網路創業的名嘴, 寫手, 或是雜誌, 在吹捧這些成功者之餘, 同時也報導等量甚至更多的失敗案例作為平衡, 或者是多著墨在這些勝利者成功前的掙扎與付出的心力有多龐大, 讓大家不會被這些成功者所迷失, 畢竟成功大多是踩在失敗者的屍體上跟自己的滿身血淚造成的.

最後謝謝各位撥冗看完這一系列的拙作, 如果能幫助到某些人, 我會很開心的.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一)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二)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三)

Rest In Peace! Madoka!

就在2009/02/27的半夜01:20, 我最疼愛的貓兒子Madoka離開了我, 享年13歲.

他是一隻米克斯, 但是比品種貓還帥氣的一身黑亮, 胸口有著倒三角白毛的帥氣紳士貓, 是我第一隻養的貓, 也是我最疼愛最親密的貓兒子.

最近一直被病痛所苦, 讓我也很掙扎, 但是他是我從沒開眼的早產小貓一手拉拔到大; 在我最孤獨最痛苦時在我身邊陪著我; 跟我一起渡過無數個寒冷夜晚; 也跟我一起賴在床上曬過無數次的太陽…我怎麼能就這樣放手呢, 我一直希望年輕時身體健壯的他能再多陪我一兩年.

上週經歷了9天的住院, 原本因吃得少而瘦弱的他更顯憔悴, 但是我告訴我自己, 醫生盡力了, Madoka也很想陪在我身邊, 所以我一直在心情上樂觀看待, 照顧上小心謹慎.

昨晚, Ellen入睡後, 每小時灌食的工作自然輪到我. 當我半夜一點左右走進房間時, 躺在小箱子毛巾上的Madoka突然一反常態的對我大聲呼叫, 以我跟他13年父子的情誼我知道他正在叫我過去, 急切的叫著. 我趕緊坐到箱子邊, 他揮舞著虛弱的前腳想爬到我身上, 這時我隱隱感覺不妙…當我抱起他在我懷裡時, 他已經開始喘氣與抽搐, 雙腿雙手不停的揮舞, 但是他的臉一直如往常的往我臂彎裡頭鑽著…

就這樣, 在那個時間, 他走了.

我不知如何敘述我的難受與痛苦, 彷彿是從我身上挖掉一大塊般的難過. 不過我沒有放聲大哭, 而是努力的控制自己的啜泣, 因為我知道要是哭得太厲害, Madoka會捨不得走的.

原先打算帶去單獨火化, 把他的骨灰帶回來常伴我身邊, 就在剛剛, 我睡醒之前, 我夢到了他, 他就在我面前, 背對著我往前走著, 身形如他健康時的模樣, 微胖的身軀跟黑的發亮的細毛. 當我叫他時, 他回頭跟我喵了一聲, 給我一個微笑後繼續往前走. 我想他是要告訴我, 讓他走, 讓他好好的走, 別再掛念著他了. 所以我想讓他火化後回歸自然吧! 讓他來生可以投胎做人, 投入一個好人家過著有父母好好照顧的日子.

感謝所有疼愛過阿圓的人, 包括西逼啊、雜告、我哥哥、我弟弟、還有Ellen. 當然也對努力想救回他的宇恆謝醫師和101貓醫院的徐醫師, 他們兩位都是醫術醫德兼顧的好醫生.

Rest In Peace, Madoka! 請常常回來告訴我你過的好不好.


update:
早上帶去深坑的康寧寵物安樂園, 因為早上集體火化的都是狗, 我知道他不喜歡小狗, 所以讓他單獨火化. 火化時我在他身邊撒了一整包他最愛吃的柴魚片, 當了貓天使的他一定身體健康可以大吃特吃.

我強忍住淚水先跟地藏王菩薩上香, 請祂接引阿圓到極樂世界, 脾氣這麼好又跟人這們親的阿圓一定可以往生極樂. 接著禮儀師非常小心仔細的把阿圓的穢物清理乾淨, 在燃香並燒完給阿圓當旅費可以順道買一大堆罐頭的紙錢後, 我靜靜的坐在火化爐的對面等待著, 一邊回憶著這13年來跟他的種種, 他撒嬌, 他鬧脾氣, 他跟我在床上滾來滾去玩遊戲, 他叼著新來的小貓教他上廁所….許許多多的回憶湧上心頭, 一小時的火化時間是全然不夠的.

火化後我交待禮儀師, 請幫他撒在他最喜歡的軟綿綿草地上, 讓他的肉身回歸大地. 也讓他可以跟他的好朋友第一代小光可以一起在草地上追逐打鬧.

再次謝謝各位在他生命中給過他溫暖和幫助的各位, 我僅代表他跟各位致上最深的謝意.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二)

原來人的希望只能是希望, 因為希望通常不會實現, 誰叫我犯了什麼毛病會在上一篇寫個「希望不要有(二)」.

其實上一篇有些地方沒有定義清楚, 我文中所指的網路創業, 是指「製作一個網站並從網站提供的服務或內容來賺錢」這回事, 當然跑個單幫經營個網拍生意要製作什麼網站? 台灣兩大入口網站都有相關的Channel可以用了啊! 現在拍賣都弄的像專業賣家系統了呢. 要聊這個就會是另外一個topic了, 不在這篇討論.

不過我的主旨絕對不是去宣揚這種網路創業是必死的路, 而是要宣揚「不要輕信大師說法把這件事想的太簡單」.

回歸到網站的business model(白話就是賺錢的路子啦)來看, 能賺錢的方向脫不開廣告(包含網頁Banner, 廠商專案活動等等)、有價的網路服務以及實際販售行為. 當然也有那種持續燒到餅夠大, 大到有危機感的其他大網站會溢價買下, 那又是另外一種新興的business model了.

我們就實際針對每一個可能範圍來聊聊.

對於網路廣告, 門後的真相是Pageview與Member決定一切. 對於一個「小規模」的網路廣告代理商而言, 10萬pv/每日是基本門檻, 因為不到這個門檻他們可能不會願意跟你談, 就算願意談, 你能拿到的折扣會爛到你覺得被詐騙了.

那麼我自己拉廣告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啊! 你相對要付出的是自己養廣告AE, 然後談回來的廣告案要有背後的團隊幫你製作, 製作啥? banner要不要人畫, 活動頁要不要人寫程式? 連抽個獎都得要律師見證呢. 還有一個我常常拿來潑人冷水的點, 就是你要怎麼告訴你的客戶, 廣告露出多少次? 被點擊多少次? 後頭需要一個廣告系統協助你完成這些問題的, 開發一套「堪用」(也就是功能跟報表數據符合AE出去拉廣告所需要的內容)的網頁廣告管理系統要多少錢呢? 真的想開發的來找我, 我給你一個電話, 不過你可能要拿得出足夠的pay才能吸引他從現在某大入口網站廣告系統開發維護者的好肥缺轉職到你的新創業公司旗下吃白土司.

然後, 你能賺多少?

我舉例來說好了, 某個現在還算是在專業領域活躍的網站, 每日平均pv大概是9~12萬, 他們的網站廣告也是包給廣告代理商, 一個月能賺多少回來呢? 答案是, 光頻寬費用就不夠了. (因為受到壓力所以數字不能詳細公佈, 總之是比大學畢業生起薪還低的數字就對了)

如果專接廣告專案呢? 這的確是網路廣告裡頭比較有賺頭的部份! 但是回到原始問題, 你沒有足夠的群眾基礎以及夠精準的專領域小眾瀏覽者, 很難讓品牌願意下廣告預算給你的. 淺顯的說就是, 作內衣專業網站不可能拿到HTC的廣告預算啦! 除非HTC今天要出「內衣機」還有一些些可能.

再回到源頭, 10萬pv是什麼程度的網站呢? 自從Double-Click等國際大型廣告代理商退出台灣市場後, 現在大多都是看Alexa的統計作為標準, 以繁體中文來說的話, 剛說的網站Traffic Rank大概是62000左右(Global). 而根據我與一些從事網路廣告代理的朋友詢問, 他們回答很簡單:「就算看你面子, 沒有在Alexa Ranking到10萬名內, 我真的沒辦法談, 送簽上去我絕對會被Fire!」

那我們來談談作網路服務吧, 上一篇提過也是最近最火紅的PlurkTwitter來說, 身為一個使用者, 這兩個網站完全不跟會員收錢喔, 也完全沒有廣告喔! 假如連他們都還不到可以收會員費用的階段, 那還有誰可以收?

「可是還是有一堆在收會費的活的很好啊!」你一定會這樣問. 我的解讀是, 這種網站粗分成兩種: 「虧這邊賺那邊」跟「非法玩意」.

虧這邊賺那邊的典範是Picasa(或Flickr)跟Apple的,MobileMe, 兩者都是提供網路空間加上服務來收費, 不同的是前者有免費帳號存在, 等你用不夠再跟你收錢; 後者則是讓你試用60天, 用爽再付錢! 但是要是仔細估算背後耗損的頻寬跟設備成本, 他們收的錢根本不夠cover, 那這些服務是做啥的? 很簡單, 對Google來說, 是增加他的會員同時增加賺入其他收入的籌碼; 對Apple來說是讓你用慣Apple Style的東西進而買Apple的其他商品. 是的! 這很單純像Sony賣PS2虧本但是遊戲上賺回來. 可惜對一個新網站來說, 虧了這邊就沒另外一邊可以賺了.

至於什麼是非法玩意呢? 簡單說就是下載服務! 像現在Traffic Rank約在7000名的Gogobox.com.tw或是15名的RapidShare, 雖然販售的是檔案空間與下載服務, 事實上user們都在下載些什麼? 不言可喻了吧!

當然還是有些用手持裝置或特殊硬體綁住收費服務, 那就不在討論的範圍內了.

待續….這下肯定有(三)了


以下是一些回應.
(一)提到的部份並不是「定律」, 也就是說不是非要專業Server加上IDC才能真的把網站做好, 如果很清楚急就章或省成本的必要之惡會帶來的副作用並積極用其他辦法克服(例如, 找個夠好的網管並且隨時有備用機), 這還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會有問題的是「以為, 這樣就沒問題/可以」的心態.

在目前台灣的Payment環境, 還是以信用卡線上刷卡, ATM轉帳, 超商代收, 貨到付款等等為主, 雖然有Paypal等超級方便的Payment Gateway可以用, 但是對台灣來說還是不合用.

作網站當然不是非要每個月燒個幾萬才做的下去, 但是為了達到「站上dot com競爭的舞台」, 這種付出是不得不的虧損, 否則我做個pv不高人也不多的網站, 放我自己的FTTB也ok的啊! 難道這樣的新點子就不是創意嗎? 當然是, 只是一旦討論「創業」這件事, 就不能不討論「收入」, 不能不討論「營收」, 不然金山銀山也有天會燒完, 不在意營收的網站經營者才是真正不負責任的經營者, 因為他不只沒有重視「把自己的idea延續下去」這個重要的概念, 更沒有重視跟他一起打拼的員工.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一)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二)
網路趨勢/創業大師不會告訴你的事(三)